药学科的科研基础必备条件_《医院药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科学研究是人的知识与智力同一定的物质条件相互作用过程,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最佳组织是科学研制得成功基础。同任何其它领域的科研一样,医院药这科的科研工作也必须具备三“M”,即是人(man)、物质或材料(matcrial)和经费(moncy),这...

http://qihuangzhishu.com/1014/412.htm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养生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摄生保健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0.html

印会河_【中医宝典】

...《金匮》教研室主任兼附院内科主任,“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为卫生部首批中医教授之一。中日友好医院创办伊始曾任付院长,专家室付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付主任。1994年7月被聘为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交流中心学术委员。 专业特长:(1)内科肝胆疾病:包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685.html

体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奠定了中医体质基础。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从体质与发病、辨证、治疗用药以及疾病预后关系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明清温病学家则从温热病学角度,对体质与温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治疗、用药的关系作了新的探讨。历代众多医家也从不同角度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24.html

邓铁涛_受益拜师邓铁涛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嘱托我在行医过程中要悟识、悟意、悟思,顿悟出治疗脑病的新思路、新方法,我编著了《脑病心悟》一书,邓铁涛为这部书的题词是“西医中医有成,铁杆中医”。我给邓铁涛汇报了自己的观点:阴阳是中医学的矛盾论,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系统论,“天人相应”是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dengtietao/1085-4-0.html

王玉润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药物、并创造性地研制有效新药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着重研究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肝硬化,运用活血化瘀法制定处方“桃红饮”,并总结经验,进一步采取桃仁提取物治疗,取得卓有成效,其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晚年着手从理论上研究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yurun/index.html

学习的方法和要求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学习中医养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预防保健科,以便更好地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学习养生学时,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废,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

http://qihuangzhishu.com/152/5.htm

病因症候的总结_【中医宝典】

...中医的病因学说,自春秋以迄六朝,医学的发展基本上已形成了“千般灾难,不越三条”的概念,奠定了“三因学说”基础。即以六淫为内容的外因学说、以七情为内容的内因学说和以虫兽、房室、刀刃伤为内容的不内外因学说。隋唐时期医家本着医之作也,求百病之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87.html

汉唐时期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世,并且互相渗透、融合。其中,有关养生方面的内容,便被当时的医家、方士所继承,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中医养生的内容。一、养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汉唐时期的养生学思想发展,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对养生理论的阐述往往是融医、儒、道、佛诸家养生思想...

http://qihuangzhishu.com/152/9.htm

先秦时期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将其要点归纳如下:(一)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52/8.htm

共找到389,2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