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学教授简介_《虚损病类钩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著名中医内科专家、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任继学,悬壶60年,熟谙中医经典,敢于探索创新,在中医急症研究上卓有建树。他学识渊博,善于思考,对中医理论颇有发挥。虚损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任继学教授重视辨治虚损病,并从理论溯源、临证体会等方面探索总结...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3.htm

临床和科研并举是必由之路——河南中医学院袁海波教授谈中医药发展_【中医宝典】

...增加新知识、新方法的? 答:平时我非常重视有的放矢地阅读中医经典中医经典众多,内容丰富,医理深奥,若要系统学习掌握,实在不易,这需要捷径。这个捷径就是带着问题,急用先学;结合专业特点,有重点地学,有的放矢地学;并且要用心记忆,深悟其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956.html

方和谦_大医·大师·大爱——纪念国医大师方和谦逝世一周年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缓解与控制。方老不仅精于中医经典和各家学说,而且对西医学亦能为我所用。他认为,中西医学术都需要古为今用,精益求精,继续进步。作为现代中医,应利用现代科学工具取长补短,应提倡中西医并举,使之殊途同归。“要学会借助现代医学知识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fangheqian/1094-2-0.html

“学我,像我,超过我”——跟师任继学体会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泛读、精读古今医书,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触类旁通,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业师认为经典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59.html

前言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或已出版而校对欠佳,或印量稀少而极难购得,甚或已经绝版。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为了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科技传播祖国传统医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我们启动了“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的编制工作。本书以《圆运动的古中医学》1947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2.htm

研究方证的一部力作——《皕一选方治验实录》述评_【中医宝典】

...□ 鲍艳举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初学者常有茫然困惑之感,有人主张从源及流,先从医学经典入手,也有人主张从流溯源,先从浅显易懂的后世医书入手。岳美中教授在《当读的古医书》中回忆自己的学医心路历程时感慨道,“学习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736.html

班秀文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之一,现在已是全国首届百名杰出女中医师、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广西名中医。他积数十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擅长治疗妇、内、儿科疑难杂病,对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名家学术思想颇有研究,对中医妇科造诣尤深。著有《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妇科奇难...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banxiuwen/index.html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不承认或起码是部分的否认后世脉法的新内容和进步意义明清以来从事古脉学发掘研究者都是对古代医籍亦即中医经典有着深切研究的人。 明清以来古脉学发掘研究工作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不承认或起码是部分的否认后世脉法的新内容和进步意义明清以来从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5.html

解读铁杆中医_【中医宝典】

...是对中医的复古,是坚守中医发展的基本原则,坚守中医发展的成果。如果认为坚守就是要回归过去,回归古代中医,那是历史的倒退。读经典是坚守中医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把这看作是坚守中医的根本方法和唯一方法则是不全面的。读经典是为了认识中医理论形成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961.html

赤脚医生拜师“名中医”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农村基层名中医工作的投入到位。 按照培养计划,现代“赤脚医生”在为期三年的培训期间,要熟练掌握《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著作的理论体系,每位导师将通过临床实践、临床科研等,对他们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和个性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41.html

共找到370,3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