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注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清·柯韵伯撰,余听鸿注。刊于1893年。余氏认为柯氏著述“条理疏畅,议论明晰”,遂将伤寒论的抄本予以补缀加注,而成此书。据余氏自称,其补缀的阙字与柯氏原文或微有不合之处。现存稿本、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912.htm

余注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清·柯韵伯撰,余听鸿注。刊于1893年。余氏认为柯氏著述“条理疏畅,议论明晰”,遂将伤寒论的抄本予以补缀加注,而成此书。据余氏自称,其补缀的阙字与柯氏原文或微有不合之处。现存稿本、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62.htm

正本清源读伤寒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仲景书曾撰次三次,遗论、余论亦撰次两次,受难经“伤寒有五”的影响,将仲景论广之伤寒与所述伤寒混同,将有关“三阴三阳”及“诸可与不可”内容集在一起定名为伤寒论;将其认为属于杂病的内容集在一起定名为金匮要略,二者合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27.html

经方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陈修园时方歌括.小引说:「余向者汇集经方而韵注之,名为真方歌括。」真方歌括即伤寒真方歌括,虽然只有伤寒论的方剂,但陈修园把张仲景着作中的方剂称为经方,意思是很明显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695.htm

卷第七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_伤寒论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09.html

多元酸碱在溶液中的离解_医用化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对它的吸引。从Ka1和Ka2可以反映这一点。草酸溶液中的HC2O-4浓度要比C2O2-4浓度大得多。磷酸的离解要分三步,有Ka1、Ka2、和Ka3三个离解常数,且Ka1Ka2Ka3。这说明多元酸分级离解是依次变难。根据多元酸的浓度和各级...

http://qihuangzhishu.com/952/16.htm

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

...,有求胜古人之心而大言失实者,故其论病则自岐黄以外,秦越人亦不免诋排。其论方则自张机金匮要略伤寒论之外,孙思邈、刘守真、李杲、朱震亨皆遭驳诘。于医学中殆同毛奇龄之说经。然其切中庸医之弊者,不可废也。医学源流论 目录◎ 原序◎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98.html

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自成体系。此外,散在于内经难经中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及各种治法;在伤寒论中也得到了比较集中、全面、系统的体现。(二)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系统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与经络、脏腑、八纲紧密联系在一起,用以代表伤寒的六种疾病类型。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1.htm

通俗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近人曹炳章又补其缺漏,徐荣斋复予重订,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于1956年由新医书局出版。现存1916年铅印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95.htm

通俗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近人曹炳章又补其缺漏,徐荣斋复予重订,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于1956年由新医书局出版。现存1916年铅印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5.htm

共找到512,0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