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书籍“二候”词语解释 一阳初动之时,称为一候。此时药苗尚嫩,故不可采。而至其炁渐生,最为盈盛之时,犹如十五之月亮,正是圆满之候,乃为不老不嫩之时,称为二候,此时正可采药。 王重阳《五篇灵文》:“乾甲即十五日是也,此日圆满,乾坤之时也。...
...参审.霍乱之候脉微迟.气少不语大难医.三部浮洪必救得.古今课定更无疑.病原曰脉伏及代而乱者.霍乱也.不乱犹可治.微细不可治.霍乱吐下.脉微迟.气息劣.口不欲言者.不可治.脉经所无.脉诀自创之例也.通真子曰清浊相干霍乱时.脉如微细是相宜.不言气...
...泻痿。实为有余,胀壅痛秘。统常属变,法稽经旨,附以管窥,条陈大意。(汪氏诊候。)□浮以候表,诸阳之位。浮实为邪,浮虚少气。浮盛按衰,里虚表实。浮有按无,无根之喻。平人寿夭,患者不起。心肺浮盛,风寒外郁。左关脉浮,腹胀溲涩。右关脉浮,胃虚停食...
...问曰∶脉不出,何以是表证?答曰∶脉者,血之府,热则血行,岂有脉伏之理,惟表受寒深,故脉伏。一手无脉曰单伏,两手无脉曰双伏。外显太阳证,而脉伏不出者,寒气闭塞也。然此实将汗之机,欲愈之候也。书云∶天气燠蒸,必有大雨,雨过而天气清,犹汗出而...
...治病;看病 examine (a patient) 延医诊候 国语辞典 察視病情。 北齊書.卷四十九.方伎傳.馬嗣明傳:「為人診候,一年前知其生死。」...
...酸痛,精神时昏愦,腹中觉饥而饮食恒不欲下咽。从前惟心中发热,今则日昳时身恒觉热。大便燥,小便短赤,脉左右皆弦长,右部重按有力,一息五至。 【诊断】 此病之原因,实由伏气化热久留不去。不但伤肺而兼伤及诸脏腑也。按此证自述,因腊底受寒,若当时即...
...面赤戴阳。脉来虚微。弦细无力。此脾肾俱虚。火衰不能生土。虚阳失守之候。在严冬见之。尤为最剧。猛进理中、四逆。尚恐不救。况堪从事藿香正气等耗气之剂乎。〔诊〕 脉伏或微涩者霍乱。脉长为阳明本病。霍乱脉洪大吉。虚微迟细兼喘者凶。气口脉滑。乃膈间有...
...面赤戴阳。脉来虚微。弦细无力。此脾肾俱虚。火衰不能生土。虚阳失守之候。在严冬见之。尤为最剧。猛进理中、四逆。尚恐不救。况堪从事藿香正气等耗气之剂乎。〔诊〕 脉伏或微涩者霍乱。脉长为阳明本病。霍乱脉洪大吉。虚微迟细兼喘者凶。气口脉滑。乃膈间有...
...季令和气候 season and climate 现在正是寒冷的冬天节候 国语辞典 時令氣候。 唐.韓愈.遊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須知節候即風寒,幸及亭午猶妍暖。」...
...等待:等~。~车室。~选人。守~。~补。~场。~审。~诊。 看望,问好:伺~。问~。 时节:时~。气~。~鸟。~虫。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儿。症~。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温(每五天的平均温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