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四两) 云茯苓(二两) 肉桂(二两) 猪苓(二两) 泽泻(去粗,二两) 人参(去芦,一两) 黄连(去毛,姜炒,二两) 白芍(炒,二两)上为末,蜜丸,清米汤下,每服五六十丸。 引用:《增订叶评伤暑全书》胃苓丸(加味胃苓丸) 下载:《增订...
...目录 《中国药典》清瘟解毒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国药典》:清瘟解毒丸【处方】大青叶100g 连翘75g 玄参100g 天花粉100g 桔梗75g 牛蒡子(炒)100g 羌活75g 防风50g 葛根100g 柴胡50g 黄芩...
...目录 《御药院方》大辰砂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御药院方》:大辰砂丸【处方】天麻(去苗)1两,防风(去芦头)2两,细辛(去苗叶土)半两,薄荷叶半两,川芎1两,甘草(炙)1两,吴白芷1两,朱砂1两(为末)。【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目录 《医方大成》金星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方大成》:金星丸【处方】郁金末1分,雄黄1分,腻粉半钱,巴豆7个(去油心膜)。【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急惊壮热,上壅痰涎,大便不通。风热结聚,喉内痰鸣,喘粗...
...《普济本事方》清心丸治经络热,梦漏,心忪恍惚,膈热。黄柏皮(一两)上为细末。用生脑子一钱,同研匀,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浓煎麦门冬汤下。大智禅师方,梦遗不可全作虚冷,亦有经络热而得之。《医学心悟》清心丸清心火,泻相火,安神定志...
...各半两,并日干)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日干。每服五七粒,空心夜卧温酒下。如跌扑痛,用姜汁和酒研十数粒搽之;如卒中倒地,姜汁茶清研五六丸,灌下立醒。(大知禅师方。) 引用:《普济本事方》趁痛丸 下载:《普济本事方》chm电子书 《圣济总录...
...汤洗,焙干)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水银半两,硫黄半两(二味研,结砂子)。【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痰饮气痞,呕吐涎沫,粥药难停。【用法用量】沉香中和丸(《普济方》卷一六四)。【摘录】《御药院方》卷四▼ 相关...
...《删补名医方论》指迷茯苓丸治中焦停痰伏饮。半夏(制,二两) 茯苓(一两) 枳壳(五钱) 风化硝(二钱半)上四味,姜汁糊为丸。【注】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游者,营运也;溢者,渗溢也;输者,输布也;精气者,水化之精气也。言入于胃...
... 羌活(洗,去芦)甘草(炙,各半两) 薄荷 荆芥穗(各一两半)上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清茶酒嚼下,食后。 目录 《普济本事方》芎辛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本事方》芎辛丸 治头痛面赤,烦闷咽干,上膈风痰,头目晕昏,百节...
...国语辞典 道教指仙人所居的玉清、太清、上清三清仙境。後因稱道教宮觀為三清。 唐.劉禹錫.遊桃源一百韻:「如嚴三清居,不使恣搜索。」 道教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神。 紅樓夢.第十四回:「那道士們正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