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筋骨方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救伤秘旨》损伤筋骨方黄榔刺根(二两) 红曲粉(一两五钱) 老山栀(三两)共为末,用糯米饭同捣糊敷伤处,以杉树皮夹上,效。 目录 《救伤秘旨》损伤筋骨方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救伤秘旨》损伤筋骨方 黄榔刺根(二两) 红曲粉(一两五钱...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unshangjingufang.html

观面部五_《幼科折衷》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面赤为风热,面青惊可详,心肝形此见,脉症辨温凉。脾怯黄疳积,虚寒 白光。若逢生黑气,肾败命须亡。小儿岁以下有病,须看男左女右手虎口关。从第二指侧看,第一节名风关,第二节名气关,第三节名命关。辨其纹,紫者属热,红者属寒,青者惊风,白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zhezhong/755-8-0.html

牙齿上白垩到褐色的斑块的检查_牙齿上白垩到褐色的斑块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1.氟牙症临床表现的特点是在同一时期萌出的釉质上有白垩到褐色的斑块,严重者还并发有釉质的实质缺损。临床上常按其轻、中、重度而分为白垩型(轻度)、着色型(中度)和缺损型(重度)种类型。 2.多见于恒牙,发生在乳牙者甚少,程度亦较轻。这是...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YaChiShangBaiESeDaoHeSeDe342778.htm

戒的解释_戒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戒色、戒鬥、戒得。 論語.季氏:「君子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漢.蔡邕.太尉楊秉碑:「昔仲尼垂戒,而公克焉。」 不妄出入、不妄語言、不妄憂慮。 宋.王...

http://hanwen360.com/c/323281.html

《灵枢》第四十九篇_【黄帝内经】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30.html

下_《医经原旨》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黄者,脾见也。脉大为邪气甚,虚为中气虚,中虚则脾不能运,故有积气在腹中。脾虚则木乘其弱,水无所畏而肝肾之气上逆,是为厥气。且脾、肝、肾经皆结于阴器,...

http://qihuangzhishu.com/620/10.htm

脉诊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知日月,不审逆顺,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前云上古、中古,黄帝之时即以为暮代。下黄帝曰上古、中古、当今之时,即其信也。疗病者,疗已病之病也。暮代疗病,与古不同,凡有五别:一则不知根寻四时之疗,二则不知脉法于日月之异,则不审...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6-1.html

中医诊歌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五辨证,望诊之要。分常病,浮沉泽夭。微甚清浊,散抟宜晓。合参脉证,顺者相应;相生为吉,相克逆征。 一生不变,是为主色;四季转移,名为客。饮酒跑路,七情所为,风土职业,种族不齐,都非疾病,属常色兮。 病异常,善恶宜量。含蓄明亮,预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964.html

伤寒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夹伤寒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夹伤寒是因房事时外邪由外入内而引起的疾病。世代相传谓患本病者,羁迟7日不治,则预后不佳,甚或有致死的危险;且死后每于爪甲及尾闾长强穴附近的肌肤中,可见青黑色圆斑。...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JiaSeShangHan251345.htm

察五脏知生死诀_《察病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气之华也)肝病面青如翠羽.或如苍玉之泽者生.如蓝、如地苔、如草滋、如枯草.眼眶陷入者.日死.面肿苍黑.舌卷而青.四肢乏力.两眼如盲.泣出不止.八日死.此肝脏绝也.(一云中热嗌干.善溺心烦.舌卷卵上缩.)病患筋绝.爪甲枯黑.八日死....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bingzhinan5578/270-7-17.html

共找到256,7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