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1〕 当屠格纳夫,柴霍夫〔2〕这些作家大为中国读书界所称颂时候,高尔基是不很有人很注意。即使偶然有一两篇翻译,也不过因为他所描人物来得特别,但总不觉得有什么大意思。 这原因,现在很明白了:因为他是底层...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80.html

咬嚼未始乏味-出自_【鲁迅全集】

...妄加分别,这回辩难一半就为此。怎么忽然又忘了? 五、原文云:赞成用郭译Go……习见故也。答曰:习见毫无关系。中国最习见姓是张王李赵百家姓第一句是赵钱孙李字却似乎颇不习见,但谁能说是而非呢?...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06.html

柔石小传原文-出自二心_【鲁迅全集】

...浮士德与城剧本,柔石中译本于一九三○年九月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鲁迅为该书写了后记及翻译了作者小传(分别收入拾遗鲁迅译文集第十卷)。 〔10〕戈理基(1868~1936)通译高尔基,苏联...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36.html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出自_【鲁迅全集】

...据鲁迅日记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本诗是为当时郁达夫妻子王映霞写;诗中风波风沙 郁达夫(1896—1945) 浙江富阳人,作家,创造社重要成员之一。一九二八年曾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著有短篇小说沉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32.html

送增田涉君归国-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送增田涉君归国〔1〕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2〕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十二月二日 〔1〕 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日:作送增田涉君归国诗一首并写讫,诗云:‘扶桑正是秋光好,……。’ 增田涉(1903—...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90.html

他-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他〔1〕 知了不要叫了,他在房中睡着; 知了叫了,刻刻心头记着。 太阳去了,知了住了,——还没有见他,待打门叫他,——锈铁链子系着。 秋风起了, 快吹开那家窗幕。 开了窗幕,会望见他双靥。 窗幕开了,——一望全是粉墙...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28.html

我才知道-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无月花下独酌大醉一样,变成做诗题目了。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九日民众文艺周刊第二十三期。 〔2〕 清封什么大夫 清朝对正一品到从五品文官封号。 清封什么人,清朝对达官显贵妻子常给以夫人、宜人等等封号...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51.html

生降死不降-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清封恭人〔3〕,都到阴间三跪九叩上朝去了。 我于是不再信革命党话。我想:别的都是诳,只是汉人有一种生降死不降怪脾气,却是真的。 五月五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一年五月六日北京晨报副刊杂感栏,署名风声。 〔2...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31.html

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文后附白-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我也来谈谈复旦大学文后附白〔1〕 为了一个学校,语丝原不想费许多篇幅。但已经开了,就也不妨下去。这一篇既是近于对前一文〔2〕辩正,而且看那口吻,可知作者〔3〕和复旦大学是很关切,有作为。所以毫不删略,登在这里,...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67.html

死所-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2〕教授正在教书,骤然中风,在教室里逝去了,疑古玄同〔3〕教授便从此不上课,怕步马廉教授后尘。 但死在教室里教授,其实比死在家里着实少。 你还不怕,仍旧坐在家里吗?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日太白...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2.html

共找到1,177,8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