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胜于良药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所处的时代,对音乐的运用比药物应用更加系统和深刻。 当然,通过同样的机理,音乐在养生领域运用比药物更加深广。荀子·乐论中言:“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50.html

浅谈气功养生史_气功养生_【中医宝典】

...描述气功的帛书帛画。黄帝内经中亦有不少地方与气功有关,如素间·刺法论的“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后下津令无数”等。气功一词,首见于晋时许逊净明宗教录的“气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78.html

中医学健康观指导养生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的健康观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确立了,即“天人合一”的健康观,“形神合一”的健康观,“阴平阳秘”的健康观,“正气为本”的健康观。 此外,黄帝内经中把头发、牙齿和肌肉作为衡量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中医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从病因、病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72.html

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养生余录(下)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扁鹊曰∶安身之要,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乡党一篇具在,圣人饮食之节为甚详。后之人奔走于名利,而饥饱失宜;沉酣于富贵,而肥甘是务。不顺四时,不知五味,而疾生焉。戒乎此,则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16-1.html

养生与中国文化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质量的时尚新概念。中国五千年的养生保健文化,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同各种疾病顽强斗争的结果,在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马王堆医书,到黄帝内经,自两干多年前开始,历代有众多医家、儒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06.html

汉唐时期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在养生学方面的贡献,大要有五: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52/9.htm

什么是中医养生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25.html

中医解读:性爱中的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在正常情况下必须保持阴平阳秘,阴阳平衡,和合适调,才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里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古书中不仅强调适度做爱能养生,还提到了了不同的做爱姿势,如养生方中提出“十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40.html

形神兼养 长寿可期 内经长寿三要素的启示(下)_【中医宝典】

...□ 郭岚 汤琪 王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 内经强调,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良好,生活俭朴安定、家庭邻里和睦、德行仁慈宽厚,懂得顺应自然而养生,才能够真正实现健康长寿。 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内无眷慕之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930.html

中医养生文化特点_【中医宝典】

...养生文化在其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 的背景。 1.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 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57.html

共找到512,3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