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有节 因时制宜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⑤_【中医宝典】

...灵枢·胀论说:“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首次提出食物的消化吸收与四时有关。后世养生学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因时制宜的饮食养生法则,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因时选食性,因时调五味,以及慎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846.html

【修身养性】情志养生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对立面,就是“喜怒忧患”;三是守一,就是说要专心致志,不受万事万物干扰则能心身安乐。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黄帝内经,其心理保健思想要比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文集丰富得多,成熟得多。综观内经,无论是对身心疾病的社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68.html

好习惯胜过好命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使“定而生慧”,安而正行。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故凝神敛思,减少过分的欲望,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思想基础。 处处留心 “留心处处是学问”,生活要善于观察,保持、加强已有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勇于改变坏习惯。“人无完人”,每个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37.html

中医养生之道与养法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1.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人事,可以长久。” 2....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1.html

追古溯今话养生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就是指注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做到趋利避害的养生活动。人生活于天地之间,身体机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首先要让人置于环境之中,根据具体情况,...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28.html

少私 清静 寡欲 乐观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神清,心定则神凝,心神清明,就会使人体气血充盈而身健体康。 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淡泊之心对于人体养生、防病的作用。人们应避免遭受自然界的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精神上应保持淡泊、坦然、寡欲的状态,这样才能使人体的真气正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22.html

养生五难_【中医宝典】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魏国名士,玄学家,着有嵇康集,其中答难养生论及不少养生问题,“养生五难”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观点。所谓“养生五难”,就是在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的过程,人们常会遇到五大难处或障碍,因而很难如愿以偿。 一曰“喜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3903.html

恬淡虚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出素问·上古天真论。指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物我两忘的境界。原为道家所尊奉的养生的根本途径,后被道教养生学说所袭用。中医养生学说也深受其影响,这在黄帝内经即有多处反映。...

http://qihuangzhishu.com/194/357.htm

养生与中国文化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质量的时尚新概念。中国五千年的养生保健文化,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同各种疾病顽强斗争的结果,在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马王堆医书,到黄帝内经,自两干多年前开始,历代有众多医家、儒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06.html

冬季养生的“藏”与“补”_冬季养生_【中医宝典】

...古人云:“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此之谓“卧藏”。 注意保暖。“九九歌”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之说,是说冬至过后,天气更加寒冷,人体最不怕冷的双手也不要暴露在寒风。外出时要穿着合适,戴好手套,最好把全身都包裹起来。黄帝内经云:“去寒就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288.html

共找到589,6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