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 谦之案素问气交变大论六十九曰“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老子,盖即善于言气者也。而“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则是言古而有验于今。执古语今,可见柱下史乃善用历史之术者。 刘师培曰“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0.html

六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同此石。 「音韵」此江氏韵读国、贼、国、福、式、式、德韵(之部,贼,徂力反),远、反韵(元部)。邓廷桢贼、福、式、德韵,远、反韵。奚侗贼、福、式、式、德韵,远、反、顺韵。江永古韵标准入声“福”,笔力切。旁证引老子。顾炎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1.html

六十八_老子道德经校释

...柰卷、顾“极”下有“也”字。 俞樾曰每句有韵。前四句,以“武”“怒”“与”“下”为韵;后三句,以“德”“力”“极”为韵。若以“是谓配天”为句,则不韵矣,疑“古”字衍文也。“是谓配天之极”字为句,与上文“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4.html

五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江永古韵标准入声部曰老子“修之于邦,其德乃丰”,别本“邦”作“国”,或是汉人避讳所改。易林“后稷农功,富利我国”,“国”亦是“邦”字。今人韵书引此协国古红切,误甚。孔广森诗声类(四)曰案说文解字“邦,从邑,丰声。”释名曰“邦,封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0.html

老子·德经·四十六评析

...是能知足,满足于现状,不贪求什么,就不会发生战争。‘知足之足,恒足矣’。这是一种唯心史观,至于‘寡欲’、‘知足’提出,对当时封建贵族领主集团无厌欲求,无异于是一个强烈抗议。”(老子校读270~271页) 胡寄窗先生“寡欲...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8.html

三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 谦之案傅、范本、遂州本、邢玄、庆阳、磻溪、楼正均作“泰”,诸河、王本作“太”,道藏王本作“大”,“泰”、“太”古通。依旧安,静也。释名释言语“安,晏也。”晏晏然和乐无动惧也。平者安之至,泰者平之至,“安平太”为并列语。王引之经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1.html

老子·德经·四十三评析

...“贵柔”是道德经基本观念之一,除本章论述外,七十六以及其它一些章节里也多所论及。“柔弱”是“道”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与“刚强”相对立狭义,而成为道德经概括一切从属、次要方面哲学概念。老子认为,“柔弱”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5.html

七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处下,枝叶柔弱处上也。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姚文田、邓廷桢同。奚侗灭、折韵。陈柱增徒、徒韵。又高本汉胜、兵韵,下、上韵。谦之案胜、兵、下、上皆非韵,高说误。武内义雄曰“兵强则灭,本强则折”,列子黄帝篇引老聃语。老子七十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2.html

老子·德经·七十四评析

...人民凶恶形象,故意老子是不主张杀人,这是断章取义。”(老子新译)我们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7.html

老子第二十二儿子,汉武帝奶妈_道家_【文学360】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固谓曰汝痴耳!帝今已长,岂复赖汝哺活耶!帝凄然,即敕免罪。 史记载救乳母者,为郭舍人,现在据刘向等记,说是东方朔。余姑且认为是东方朔,较有趣味。 在历史记载上汉武帝,有人是“穷兵黩武”,与秦始皇并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6.html

共找到1,105,1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