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五十九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思想界是很独特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1.html

注_老子集注

...。只不过孔子“礼”一经实行,就很难再有能力进行扩张,而且也很难“不割”了。 [75]管子一书认为难以建立大一统中央帝国。虽然秦始皇作成功了,但并没有保持下来。而以后历代王朝又如何呢?情况恰恰如老子在这里“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82.html

老子·道经·第十三评析

...精辟发挥。“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4.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八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事例是不乏见。生活在春秋末年老子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周王朝由盛到衰演变,这不能不对思想发生重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1.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评析

...外患就不能侵入其身,就不会走向死亡领域。所以任继愈先生老子看来,这个世界到处埋伏着危险,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主张处处小心,不要进入危险范围,只有无所作为,才最安全,最足以保全性命。”(老子新译老子生逢乱世,看到人生危机四伏...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2.html

老子原文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2.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六评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洞察,认为世界上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一类,凡是柔弱都是生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处世修养。我们感到,这一又一次表达了老子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9.html

王阳明与曾国藩-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尽管左面挂满了中央政府——朝廷褒奖状,可是要知道“功高震主”道理,不必因此自满自傲,右边放了毁谤、诋咒我们文件,这也同样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生气,“人间到处有乘除”,人世间本来就如天秤一样,这头高了那头低,这头低了那头高,不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6.html

第三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均无以上九字。 劳健曰“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景龙、敦煌与道藏龙兴碑本无此二句,本皆有之。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云“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又云“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按其词意,“军旅”“凶年”当别属古语,非同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6.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五评析

...现象。诸侯国之间战争,使人民群众遭受严重痛苦。而在日常生活中,统治者荒于朝政,根本不关心人民群众死活。老子对于当时这种状况极为清楚,这章里所说的话,表明为老百姓安危生存而忧虑历史责任感。...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7.html

共找到1,101,5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