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五十七评析

...因此,老子道德经里就不能不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以奇用兵”之计,不是为昏君、暴君出谋划策,而是为弱者、为正义之师设想的。 再说第二层意思。老子“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多利器,国家滋昏;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9.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评析

...苦闷。其实唱出的是没落阶级的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而是历史抛弃了。”(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的叔向、墨翟,战国时的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第七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章炳麟曰“死生契阔”,本又作“挈”。韩诗“契阔,约束也。”然则因时约剂暂为事○者谓之契。老子“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小◆答问)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严可均曰“故有德”,河上、王弼无“故”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5.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一评析

...章节里,还将遇到此类问题。 此外,关于德的关系问题,老子的意见是”是无形的,它必须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里,“”之所显现于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称为“德”,“”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且内在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3.html

第六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君子’本作‘老子’,此浅学人改之也。”今老子作“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无下“美”字,而以“市”字绝句,“尊”字下属为句。应篇引老子亦有下“美”字,则所见本异也。 谦之案此文以“美言”“美行”对文,又“尊”“”二字,尊,文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8.html

第三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均用“借”字。又淮南主术训“有愚质者,不可利器”,高诱注引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假人。”假亦借也,疑老子古本有“借”字者。 「音韵」此江氏韵读明、刚、强韵(阳部),渊、韵(真部)。“将欲翕之”八句无韵,非也。邓廷桢、姚文田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2.html

老子·道经·第一解读

...“”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7.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九评析

...兵要义述,“五千之言”的老子“未尝有一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的。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2.html

第三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共十七字。敦煌本、遂州本、顾欢本无“常无欲”三字,余各本河、王本略同。英伦、敦煌二本“焉”作“之”。“而”字,御注本、敦煌本无。此三句严可均失校。 又案此三句必非老子本文。“常无欲,可名于小”,当为首“常无,欲观其妙”之古注。法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0.html

第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庾肩吾诗“谈玄止谷神。”庾信诗“虚无养谷神。”后汉高义方清诫曰“智虑赫赫尽,谷神绵绵存。”范应元曰“谷神二字,傅奕云‘幽而通也。’”皆以“谷神”二字连读。惟老子书中,实以“谷”“神”对。三十九“神得一...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2.html

共找到771,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