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简介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宫、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也有学者认为成书应在西汉中。 《...
...临床配伍方剂等作了系统的介绍。1970年由该校出版。《草木图会》药学著作。十二卷。明·王思义撰。约成书于15世纪。本书即《三才图会》内容之一。是以图为主的图解性植物学。共收录草木类植物(主要是药用植物)531种。每种均先绘原植物图,后记产地...
...性质平和,能培补脾胃,为调补脾胃之常用食品。自古被列为“五果之一。”鲜大枣含糖量达20~30%,干枣达55~60%,比甘蔗和甜菜的含糖量还高。维生素B2含量较一般果品高。大枣甘温,少食健脾,多食碍脾。【参考文献】1.《本草纲目》:“《素问》...
...热者加生地二两。胎在母腹,若果善吸其母之气化,自无下坠之虞。且男女生育,皆赖肾脏作强。菟丝大能补肾,肾旺自能荫胎也。寄生能养血、强筋骨,大能使胎气强壮,故《神农本草经》载其能安胎。续断亦补肾之药。阿胶系驴皮所熬,最善伏藏血脉,滋阴补肾,故《...
...药学著作。十二卷。明·李中立撰。刊于1612年。又名《本草原始合雷公炮制》。本书将药物分为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人10部,收集药物约近500种。首载《神农本草经》原文,次引《名医别录》,又次综述各家之说。每种先以小字记其产地...
...药学著作。十二卷。明·李中立撰。刊于1612年。又名《本草原始合雷公炮制》。本书将药物分为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人10部,收集药物约近500种。首载《神农本草经》原文,次引《名医别录》,又次综述各家之说。每种先以小字记其产地...
...《神农本草经》为先秦至秦汉药物学的集大成之作,它反映了东汉以前药物学术经验及其成就。(一)创设药物分类法《本经》问世以前,药物知识和用药经验已有相当积累,随着药物种类的日益增多,迫切地需要对药物进行分类。《本经》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医学丛书。清·周学海编。刊于1891-1911年。三集,共三十二种。初集为周氏校刊的医着,计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疏》、《脉经》、《脉诀刊误》、《难经本义》、《中藏经》、《内照法》、《诸病源候论》、《脉因症治》、《小儿药证直诀》、《...
...医学丛书。清·周学海编。刊于1891-1911年。三集,共三十二种。初集为周氏校刊的医着,计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疏》、《脉经》、《脉诀刊误》、《难经本义》、《中藏经》、《内照法》、《诸病源候论》、《脉因症治》、《小儿药证直诀》、《...
...才使《本草纲目》一书达到前代一切本草远未达到的水平,这部书在十六世纪初就流传中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不但对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是研究动植矿物的重要典籍。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