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医家。擅长于痘科。曾录三十余家医论,结合自己临证治痘经验,将痘疹病因、证候及治法等编成七言韵语,成《痘疹玉髓》四卷。附入名医万全《痘疹世医心法》,易名《秘传痘疹玉髓》,刊行于世。...
...痘虽火毒肇胚胎,不遇天行不见灾。郡邑若逢疵疠日,预施灵药解将来。凡痘疹之证,皆由父母胎毒蓄于命门之中。命门者,下极丹田也,为人身生化之源。或遇冬温,阳气暴泄,人则感之,触动相火,至春夏生长之时即发,传染相似,是谓天行疫疠也。未出痘疹者,但...
...小儿痘疹方论.刻梓流布.以广古人活幼之意.顾不韪欤.和安郎判太医局兼翰林良医陈文中谨书...
...女人痘疹最难医,阴质从来血易亏。待得疹疮将发日,只愁天癸有常期。《正理论》云∶婴儿女子,益以兹甚。以女人阴质,血常不足。痘疹始终以气血为主,一或不足,则变生焉。故女子十四岁以后,有出痘疹者,常恐天癸之行,血走气虚,每成伏陷。发热经行非正时...
...指未婚女子。宋·齐仲甫《女科百问》第十三问:“室女者,乃未出闺门之女也。”...
...明代儿科医家。字嘉德。信州路(今江西上饶)人。擅医痘疹,曾撰《痘疹金镜录》(又作《痘疹全婴金镜录》,《幼科痘疹金镜录》)三卷(1519年)。现存者均为增补本或改订本。此书内容简要,选方实用平稳,故流传较广。...
...生理学名词。指月经。宋·宋仲甫《女科百问》:“经脉来时,俗呼为红脉。”...
...,皆能伏也。急用托裏散表之劑,如麻黃湯去杏仁,加蟬退,升麻,外用胡荽酒之類。如一向未更衣者,必毒甚於內,伏而不出《局方》涼膈散加牛蒡子主之。 疹子只怕不能得出,若出盡則毒便解。故治疹者,於發熱之時,當察時令寒暄,酌而治之。如時證大寒,以桂枝...
...伤寒著作。二十二卷(一作二十卷)。宋·朱肱撰于1108年。初名《无求子伤寒百问》,又名《南阳活人书》。全书分四部分,对伤寒各证和其他一些杂病予以详细的论述。卷一-十一,以问答体例剖析伤寒的各种相类证候;卷十二-十五,释《伤寒论》113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