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
...《苏轼集》第八十五卷(尺牍九十五首) (本卷实为九十七首) 《与范元长八首(儋耳)(之一)》苏轼 某慰疏言。 不意凶变,先公内翰,遽捐馆舍,闻讣恸绝。 天之丧予,一至于是,生意尽矣。 伏惟至孝承务元长昆仲,孝诚深至,追慕罔极。 何辜于天,...
...亦有此篇。又诗六十六首,与王楙《野客丛书》本同。是从宋本翻雕。…… 朱学勤《结一庐书目》:《嵇中散集》十卷。(原注:计一本。魏嵇康撰。明嘉靖四年,黄氏仿宋刊本。) 案:明刻《嵇中散集》有黄省曾本,汪士贤本,程荣本;又有张燮《七十二家集》本,...
...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宋徽宗继位,他遇赦北归,寓居颖昌,闭门谢客,潜心著述,过了十二年闲适而孤独的生活。政和二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七、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曾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
...1、《杜甫诗全集》第一卷(四十六首) 2、《杜甫诗全集》第二卷(七十一首) 3、《杜甫诗全集》第三卷(五十四首) 4、《杜甫诗全集》第四卷(四十九首) 5、《杜甫诗全集》第五卷(五十九首) 6、《杜甫诗全集》第六卷(六十七首) 7、《...
...。自刻本。) 《山带阁楚辞注》六卷,《余论》二卷,《楚辞说韵》一卷。(蒋骥。通行本。) 《屈宋古音义》三卷。(明陈第。《学津》本。) 《天问补注》一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右楚辞类◎别集第二(汉魏六朝举隋唐著录原有专集之名者,...
...《通志》所载《嵇康集》卷数语,参看本书《〈嵇康集〉著录考》中《四库全书总目》条引文。 〔3〕汪士贤 明代歙县(今属安徽)人。《二十一名家集》即《汉魏诸名家集》,一二三卷,刊行于明代万历年间,内有《嵇中散集》十卷。 〔4〕《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也,吾未能充之矣。风未可乘,姑乘传而东乎?”元祐二年十月奉安神御于西京,辙先告裕陵。初四日,还过列子观,赋《御风》一篇,欲书之屋壁而未暇也。既还京师,录呈太守观文孙公。二十三日,朝奉郎、中书舍人苏辙书。 【上清辞〈宫在太白山。同子瞻作。〉】...
...却。”师日夜勤力,学与行进,不数年而齿其高第。云没,复事明智韶师。韶尝讲《摩诃止观》至方便五缘,曰:“《净名》所谓以一食于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此一方便也。”师闻之,悟曰:“今乃知色声香味皆具第一义谛。”因泪下如雨,由此遇物中无疑...
...之称一名佛法普入道门三昧经第二出或三卷见竺道祖僧佑二录与汉佛调等译少异) 慧印三昧经一卷(亦直云慧印经一名宝田慧印三昧经初出与如来智印经同本见道祖僧佑二录) 九色鹿经一卷(出六度集异译见法上录) 老女人经一卷(安公云出阿毗昙吴录直云老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