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儒韩康伯等所解“束帛戋戋(jiān)’之义,自可见证。”英公检之,果见三代束帛、束修之制。若柬帛则卷其帛为二端,五匹遂见十端,正合此说也。然《周易正义》及王弼注、《韩诗外传》皆无其语。文莹多妄诞,不足取信。按《春秋·公羊传》“乘马束帛”注云...
...◆御史中丞论时事十首【四论熙河边事札子】 臣论范育、种谊等不可留在熙河章三上矣,而朝廷不従。臣亦言之不已,不审陛下亦尝察其故否。臣初论育措置边事失当,不合迁户部侍郎,朝廷既追寝成命,臣亦粗可以塞言责矣。育知熙州,谊知兰州,皆非今日之命。臣...
...善事,凡管岭南五府储�寺,(五府,谓岭南、安南、桂、容、邕也。《韩文公集》有《送郑权尚书序》,曰:岭之南,其州七十。其二十二隶岭南节度府,其四十馀分四府,府各置帅。�寺,丈里切。或作峙。)出卒致谷,以谋叶平哥舒晃,(大历八年九月,循州刺史哥...
...、虢文公、郑桓公。(《诗·淇澳》,美卫武公能入相于周。《缁衣》,美郑武公父子并为司徒。郑武公父,即桓公也。《左传》:宫之奇谏曰:“虢仲、虢叔,王季之子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其臣称之,则列国皆然。师之尊若太公。楚之为县者若叶...
...乂宁,一时邪谀之臣,唱为瑞应祺祥,以罔明主,王钦若、陈彭年辈实主张之。天书既降,于是东封、西祀、太清之行,以次丕讲,满朝耆老方正之士,鲜有肯启昌言以遏其奸焰,虽寇莱公亦为之。而孙宣公奭(sh@)独上疏争救,于再于三,《真录》出于钦若提纲,故...
...六部十卷阙本) 沙门释僧佑(三部三十九卷谱录集) 沙门曼陀罗仙(三部一十一卷经) 沙门僧伽婆罗(一十部三十二卷经论传) 沙门释宝唱(二部五十四卷经集尼传) 沙门释明徽(一部一卷尼戒) 王子月婆首那(一部一卷经) 沙门波罗末陀(一十一部二十四...
...可期。 惟冀为国自重。 《答张主簿》苏轼 改岁,无缘展庆。 伏惟履兹新春,百福来集。 旬日前辱教,感服眷厚,不即驰答,悚怍!悚怍!向日披奉,但有驰仰。 余寒,冀以时自重。 《与人二首(之一)》苏轼 浙右之别,遂不上问至今,想必察其情也。 特...
...一百卷(十帙)一千八百十七纸。 显扬圣教论二十卷(二帙)三百三十七纸。 瑜伽师地论释一卷(最胜子等诸菩萨造)十九纸。 显扬圣教论颂一卷(无着造凡十一品)一十三纸。 王法正理论一卷二十纸。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一百三纸。 上四论十卷同帙。 ...
...◆诗三十六首【大雨联句】 庭松偃盖如醉,〈程〉夏雨新凉似秋。〈杨〉有客高吟拥鼻,〈轼〉无人共吃馒头。〈辙《苏轼文集》卷六八自注:幼时,与里人程建用、杨尧咨、弟子由会学舍中,大雨联句六言。〉【次韵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时有赦书北还。〉】 ...
...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元丰类稿 目录◎ 卷一·古诗三十六首◎ 卷二·古诗三十三首◎ 卷三·古诗三十九首◎ 卷四·古诗四十三首◎ 卷五·古诗四十首◎ 卷六·律诗七十一首◎ 卷七·律诗六十八首◎ 卷八·律诗八十首◎ 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