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食指,第二横文上向下击下弦,从宽至急,可十馀声,为�巢声也。右两指各按一弦,齐声打,为龊声。右两指伦次共一弦,为伦声也)。” 《乐书·琴曲》曰:“众乐,琴之臣妾也;《广陵》,曲之师长也。古琴曲有歌诗五篇,操二篇,引九篇。其歌诗:一曰《鹿鸣...
...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第。自是流落,凡二十余年。及宣后临朝,擢为右司谏。凡有所言,多听纳者。不五年,而与闻国政,盖予之遭遇者再,皆古人所希有。然其间与世俗相従,事之不如意者,十常六七,虽号为得志,而实不然。予闻之乐莫善于如意,忧莫惨...
...书,盖在六馆时,以为常习。其《说文》、《字林》、《苍》、《雅》诸书,亦欲责以结字合于古义,不特铨选之时,方取楷法道美者也。柬脩之礼,乃于此见之。《开元礼》载皇子束脩,束帛一篚五匹,酒一壶二斗,脩一案三脡。皇子服学生之服,至学门外,陈三物于...
...八百一十五卷。 小乘律阙本。三十七部。四十二卷。 小乘论阙本。九部。六十五卷。 贤圣集传阙本。四十七部。一百八十四卷。 大乘经重译阙本。二百部。四百八十四卷。 吴品经五卷(即是小品般若)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第三译) 新道行经十卷(亦名小品或七...
...,赋十,诗七百一十九。(一十或作又十。今以《艺文志》考之,皆有其目,独铭赋诗亡焉。所谓表笺状策等文,凡二百九十一篇,曰《樊宗师集》二百九十一卷,数同,而以卷为篇,疑《志》之字误也。)曰:多矣哉!古未尝有也。然而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
...) 大孔雀□王经三卷。 大唐三藏义净于东都内道场译(新编入录第八译) 右五经同本异译(新旧八译五存三阙前六文略后二稍广) 上十一经十四卷同帙。 陀罗尼集经十二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出大周录单重合译) 右出金刚大道场经大明□藏之少分...
...苏子由《栾城集前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四卷《第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 晁氏曰:苏辙子由,洵之次子也。年十九中进士第。二十举直言,因所问极言得失,策入,或欲黜之,仁宗不许,擢商州推官。以兄得罪,从坐谪筠州监酒。 宣仁临朝,相温公,擢中书舍...
...遇两中秋,赋两绝句,以继前作。 俯仰十有二年,时正苦腹疾,秋思索然,老病日加,亦理势然矣。 颍川城下两中秋,金气初凝火尚流。 脾病家人不教饮,官厨好酒亦难求。 两逢重九尉他城,蜒叟相従倒酒瓶。 十二年来均寂寞,此心南北两冥冥。 《赠德仲》 ...
...,章分句断,其心晓然,直使序所注,挂名经端,自托不腐,其又奚辞。(或作词。)将惟先生所以命。愈再拜。 答陈商书(公为国子先生时,商未第,以文求益而答之也。商后元和九年进士第,《唐·志》有商集十七卷。) 愈白:辱惠书,语高而旨深,三四读尚不能...
...◆进论五首【唐论】 天下之变,常伏于其所偏重而不举之处,故内重则为内快,外重则为外患。古者聚兵京师,外无强臣,天下之事,皆制于内。当此之时,谓之内重。内重之弊,奸臣内擅而外无所忌,匹夫横行于四海而莫之能禁。其乱不起于左右之大臣,则生于山...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