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章钜(1775—1849) 字闳中,号退庵,清长乐(今属福建)人,官至江苏巡抚。撰有《归田琐记》、《浪迹丛谈》等。《浪迹续谈》,八卷,记述异闻逸事、名胜古迹,兼及戏剧小说。 〔2〕 《六韬》 相传为周代吕尚撰。《旧唐书·礼仪志》引《六韬...
...“立此存照”(四) 晓角 近年的期刊有《越风》〔2〕,撰人既非全是越人,所谈也非尽属越事,殊不知其命名之所以然。自然,今年是必须痛骂贰臣和汉奸的,十七期中,有高越天先生作的《贰臣汉奸的丑史和恶果》,第一节之末云:“明朝颇崇气节,所以亡国...
...发热,男子阴易腹痛,通女子月经,下死胎。研末服,治吹奶乳痈,解马肝毒,涂鼠疮。烧存性,敷折伤、疔肿诸疮、猫犬伤(时珍)。【发明】时珍曰:鼠屎入足厥阴经,故所治皆厥阴血分之病,上列诸证是矣。【附方】旧八,新十五。伤寒劳复:《外台》用雄鼠屎二十枚...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解散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疗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 行步喘乏,面色痿黄,怠惰少力,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人参 茯苓 甘草(炙) 陈皮(去白) 白朮 藿香(去土,各一两) 浓朴(...
...方见积泻门中。)取下痢积三五行。再用匀气散、醒脾散调平其气,后常服香连丸(方见一切泄泻门中)夹调中饮与服即愈。(方见胃气不和门中。)如见大渴,都不进食,口内生疮,鼻干燥,肚膨,死候不治。汉东王先生《家宝》∶小儿八痢者,皆因八邪而生也。或冷热...
...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两卷(1892年)。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优劣,主张应“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其观点对此后中西医汇通者影响颇大。曾着《血证论》八卷(1884年),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血证原则。药物学...
...金散”。5、痔疮肿毒。用麝香、当门子、印城(按:原文如此)盐等分涂搽。不过三次即消。6、山岗瘴气,用水送服麝香三分即解。《本草衍义》麝麝每粪时须聚于一所,人见其所聚粪,及有遗麝气,遂为人获,亦物之一病尔。此猎人云。余如经。 目录 《本草纲目...
...地鳖(土鳖,蚵虫)(音蔗。《本经》中品)【释名】地鳖(《本经》)、土鳖(《别录》)、蚵虫(《纲目弘景曰︰形扁扁如鳖,故名士鳖。宗奭曰︰今人呼为簸箕虫,亦象形也。时珍曰︰按︰陆农师云︰逢申日则过街,故名过街。《袖珍方》名蚵名地蜱虫。【集解】...
...九泉,饮泉竭,故山得其名。今山下导九十九泉,积以成川,西南流。(出《水经》) 北魏《土地记》上说,沮阳城东八十里,有座牧牛山,山下有九十九眼泉,是沧河的发源地。牧牛山在县城东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庙。老人们说,山下有百泉竞发。有一头神牛,...
...《唐韻》《集韻》𠀤兵媚切,音祕。《說文》直視也。 又《博雅》慙也。《揚子·方言》趙魏曰恥。或从目。 又《集韻》莫筆切,音密。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莫八切,蠻入聲。《博雅》視也。一曰惡視。《孟郊·征蜀聯句》獷眼困逾䀣。《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