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败战计·反间计探源

...反间计,原文的大意是说:在疑阵中再布疑阵,使敌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孙子兵法就特别强调间谍的作用,认为将帅打仗必须事先了解敌方的情况...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48.html

兵家类_经史子集_【四库全书】子部-中国古籍

...三十六计作者:佚名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查看全文...孙子兵法作者:孙武...

http://wenxue360.com/guji/bingjialei.html

第三卷_百战奇略

...史称此三家为“三晋”。这里是指魏、赵两国。 ⑨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但因词句有变化,故含义与孙子原文不尽相同。孙子兵法原文是:“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劲者先,罢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385.html

第七卷_百战奇略

...日⑩,李辅⑾等斩达首,开门以降。⑿【注释】 ①兵贵拙速:语出孙子兵法·作战篇,但与原文略异,原文是:“兵闻拙速。” ②孟达:字子度,一字子敬。初事刘璋,后归刘备,为宜都太守。 后叛蜀降魏,被任为新城太守驻兵于上庸城。蜀建兴五年(公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389.html

中庸原文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中庸原文-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314.html

军争第七_孙子兵法

...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321.html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_三十六计

...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孙子兵法就特别强调间谍的作用,认为将帅打仗必须事先了解敌方的情况。要准确掌握敌方的情况,不可靠鬼神,不可靠经验,“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里的“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426.html

前言_百战奇略

...清楚地看出百战奇略武经七书,特别是与孙子兵法的渊源关系。该书所援引的百条古代兵法(即“法曰”引文),有八十七条出自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颁定的武经七书,而其中引自武经七书之首孙子兵法的达六十条之多,占全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381.html

论重译原文-出自花边文学_【鲁迅全集】

...。最要紧的是要看译文的佳良与否,直接译或间接译,是不必置重的;是否投机,也不必推问的。深通原译文的趋时者的重译本,有时会比不甚懂原文的忠实者的直接译本好,日本改造社〔7〕译的高尔基全集,曾被有一些革命者斥责为投机,但革命者的译本出,却...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437.html

第五卷_百战奇略

...·军争篇)和“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见孙子兵法·计篇)的作战指导原则,在邓艾攻蜀作战的实践中得到了极为成功的运用,这也正是邓艾顺利灭蜀的重要原因。 【译文】 大凡战争中所说的用“奇”,指的是进攻敌人所无防备之处,出击敌人所未意想之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387.html

共找到536,1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