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论_医碥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瘟疫非伤寒也,世医误以为伤寒矣。伤寒感天地之常气,此感天地之厉气也。邪自口鼻入,内不客脏腑,外不客经,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分界,是为半表半里,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正当经胃交关...

http://qihuangzhishu.com/603/70.htm

中医词典t~w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吴门治验录 吴谅 吴良 吴立法 吴昆 吴鞠通医案 吴九言 文彦博(1006-1097) 文堂集验方 文台 文身 文火 瘟疫舌疔 瘟疫青喉 瘟疫霍乱答问 瘟疫黄喉 瘟疫红喉 胃热胎疸 胃热呕吐 胃热渴 胃热喉疳 胃热恶阻 (拼音...

http://qihuangzhishu.com/194/index.htm

阳明少阳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阳明与少阳合,以下利为主症,既有阳明病的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自汗,腹满等症,又有少阳的口苦,咽干,目眩等症。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少阳合,必下利”。即为伤寒合的一种。参合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131.htm

邪实质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许成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 素问·至真要大论机十九条独脱燥气机。后世医家刘完素补以“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又有喻昌创立了著名的秋燥论。刘力红教授在其思考中医中也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提到“机十九条中不言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067.html

也谈“二阳之发心脾”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解释,多认为起于忧思劳神,七情郁结,致心脾受累,气结火郁,营阴暗耗,然后造成一系列病变。这种观点在医界也颇为盛行。如唐笠三有二阳之发心脾论称:“二阳者,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也,其发于心脾,盖因思为脾志,而实本于心,其始也,有不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91.html

瘟疫兼湿_松峰说疫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味其义意,当遵金鉴为是。盖伤湿而又伤暑,只可谓之伤暑湿,而不可谓之湿温也。夫曰湿温者,是湿而兼瘟也。或先瘟而中湿,或先湿而患瘟,与暑何涉焉。第瘟疫兼湿又最难辨。□□□□□□□□□□□□□□□□□□□唯于一身尽痛,痛极且不能转侧,恶饮汤...

http://qihuangzhishu.com/699/64.htm

附子重剂应用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130克,按第5版方剂学所载古今度量衡换算法),近人祝味菊、吴佩衡等善用大剂量附子屡起沉疴。但同时也有不少医家因畏其剧毒而不敢应用,或用之不当,反致中毒。附子,“药中四维”之一,足见其重要,要善用,不可滥用,不必禁用。 应用广泛 古今...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74.html

医学摘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 栀子香豉证 桂枝加附子证 茯苓桂枝甘草白术证 真武证 桂枝加桂证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证 太阳坏结胸证 大陷胸证 太阳坏痞证 十枣证 生姜泻心证 甘草泻心证 五苓证 旋复代赭石证 瓜蒂证 阳明实证 桂枝证 麻黄证 葛根证 调胃...

http://qihuangzhishu.com/648/index.htm

赤水玄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医学从书。即赤水玄珠全集之略称。又名孙氏医书三种。明·孙一奎撰。刊于1584年。包括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及孙氏医案五卷(卷一-二名三吴医案,卷三-四名新都医案,卷五名宜兴医案)。②综合性医书。即赤水玄珠全集...

http://qihuangzhishu.com/167/619.htm

赤水玄珠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医学从书。即赤水玄珠全集之略称。又名孙氏医书三种。明·孙一奎撰。刊于1584年。包括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及孙氏医案五卷(卷一-二名三吴医案,卷三-四名新都医案,卷五名宜兴医案)。②综合性医书。即赤水玄珠全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64.htm

共找到513,8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