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一卷,清·沈登阶撰。书中记载沈氏多年临床实践中所收集的验案,反映其治疗思想和用药特点,其中多连续治疗的医案,便于读者掌握治疗疾病的全过程,但沈氏论治及分析予后尚有可商之处。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23.htm

吴佩衡医案瘟疫病阳明急下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陈x x之父,四川省会理县鹿厂牛上坎农民。 年虽六句,体素康健。 1916年4月初,因事赴邻村,值村中时疫流行,遂被传染。返家数日,忽觉胸闷食,头昏体因, 口燥思饮而起病。初起即感懔懔憎寒,继则发热,渴思冷饮,头体疼痛,小便短少,其色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90.html

黄澹翁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四卷。清·黄述宁撰。其中医案二卷,多属内科杂病;后二卷载前两卷所涉及的治疗方剂和黄氏生平所用验方,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81.htm

黄澹翁医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案著作。四卷。清·黄述宁撰。其中医案二卷,多属内科杂病;后二卷载前两卷所涉及的治疗方剂和黄氏生平所用验方,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99.htm

明代医家倪士奇和他的两都医案_【中医宝典】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两都医案两卷,明代倪士奇撰。因其上下卷分载的是在北京和南京的治案,分为北卷和南卷,故尔又称“南北医案”。刻于明亡之前。孤本现藏于浙江图书馆。 作者倪士奇,字复贞,今江苏镇江南徐人。其先祖在宋室南渡时即为京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515.html

序_集思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末之末,广州医林中,以专研经方著名者有四人焉,当时称为"四人金刚",乃陈英畦、黎庇留、谭彤晖、易巨荪是也。英公著述有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论麻痘蠡言三书行世。庇公著有伤寒崇正编。谭公为南海县举人,号星缘,亦作星源,有无著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jisiyian/1211-4-0.html

伤寒论头痛证治辨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伤寒论中涉及头痛见证的条文,共有17条。其中“太阳病篇”12条、“阳明病篇”、“少阳病篇”、“厥阴病篇”各1条,“霍乱病篇”2条。在这些条文中,对于头痛的论述,有的在讨论主证时提出,有的在论述兼证、变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458.html

温脾通下_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千金温脾汤。党参、干姜、熟大黄、清炙草、炮附块、全当归、元明粉(分三次服)”。黄疸:临证指南医案云:”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湿,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先生治寒湿壅滞,中阳不运,胆液外溢,导致白睛发黄...

http://qihuangzhishu.com/1050/13.htm

传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传经与直中。传,指传经。中,指直中。见医述·阴证分传中医学入门·伤寒:“有风寒自背入者,直中太阳少阳:自面入者,直中阳明;有首尾只在太阳经而不传诸经者;有间传一二经者;有不传而罢者;有不罢再传者;有不自阳经,直中阴经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67/807.htm

医案的解释_医案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中医治病时对有关症状、处方、用药等的记录,多用做书名,如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近人秦伯未的清代名医医案等 medical case...

http://hanwen360.com/c/341149.html

共找到502,7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