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医林史传》、《外传》及《原医图赞》而类编之,俾后学知所观感云。...
...清代医家。字仲楷。四川合州(今合川)人。初从老医刘道芝学,后又奋志研读家藏医书数百种,历十年苦学而外出应诊。后设堂授徒,就药学、医经、方剂、证治各编成歌括,以便习医者习诵。著述有《本草便读》一卷(1892年)、《医林辑要》(1913年)、...
...初年程北聪,传承至今已有着三百余年的历史,其最具代表性人物为新安现代著名中医学家——程门雪诗书画集》、《书种庐论书随笔》、《晚学轩吟稿》等,体现了先生的境界高雅、深邃广博的新安儒医风范。 ...
...但陶令归来,刘郎去後,乃切对也。 唐人夏日诗,有“炎风生白羽,畏日隔青油”,想见歊烦之景,不在林�越之下也。 孟郊集有《四婵娟》篇,谓花、竹、人、月也。误见顾况集。 程文若在官,喜抄书,尝云:“古人以是为风流罪过,予以李义山‘举白弈棋兼把钓...
...尤为至要,此古人未发之奥。王氏《准绳》、张氏《医通》、叶氏《温热论》诸书,皆须熟玩。更有诸书所未言者∶淡白舌苔,亦有热证,黄浓满苔,亦有寒证,舌绛无津,亦有痰证,当以脉证、便、溺参勘自得。若灯下看黄苔,每成白色,谚云∶“灯下黄金似白银”是也。...
...明代医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其父方谷为医官,隅常聆听其父讲解医理,并勤于记录,后将其汇集成册,取名《医林绳墨》八卷,系集自《内经》、仲景学说之下,诸名家之医论,并酌参其个人见解,主要为内科诸病,间亦兼及外、妇、儿诸科,有一定影响。...
...病证名。①指疟后痰结或血裹,肝气痞积于胁下者。见《医衡》。当与息积、积气等病证相鉴别。痞积之主症为胁下有痞块,时痛时止,胸腹胀痛。②指过食生冷,油腻所引致之痞块。见《医林绳墨·痞块》。主症胸中痞闷,膈塞不通。参见痞条。...
...收方八百。又撰《脉荟》两卷,《释药》(一作《释药集韵》)四卷、《医林史传》四卷、《外传》六卷、《拾遗》一卷。以上六书合为《程氏医书六种》。...
...(1508年-?)明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于医,尤擅长脉理,认为脉之于诊断,判断疗效及预后,均有重要价值。平时常劝导其门人多留心脉诊,负责诊察,勿忽视病家之实情而虚虚实实,要认真分析病情。其所讲解内容,由其子整理成书,名《医林...
...清代医家(1696-1774年)。字载韩,号琢崖,緈庵,晚号胥山老人。穷搜博采,费时七年(1764-1777年)刻成《医林指月》,现行本中计有十二种医着,其中王氏曾对《侣山堂类辨》进行考订,同时对丛书中各书之作者生平、学术源流等,均有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