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南部新书》十卷。(宋钱易。粤雅堂本,《学津》本,明高承埏稽《古堂日钞》本。) 《鉴诫录》十卷。(宋何光远。知不足斋本,《学津》本。) 《锦里耆旧传》四卷。(宋句延庆。读画斋本。) 《涑水纪闻》十六卷。(宋司马光。聚珍本,福本,《...
...(经学、小学书,以国朝人为极,于前代著作,撷长弃短,皆已包括其中,故于宋元明人从略。) ◎正经正注第一(此为诵读定本,程试功令,说经根柢。注疏本与明监本五经,功令并重。) 《十三经注疏》。(共四百一十六卷。乾隆四年武英殿刻附考证本,同治十...
...阑入之罪亦俱弃市,宫墙门卫同名,其严一等,罪已钧矣。天子之言曰令,令甲令乙是也;诸侯之言曰令,令仪令言是也。天子卑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皆称陛下。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然则所谓主者安居,臣者安在? 3、等齐:人之情不异,面目状貌...
...百夫长”也。 时甲子昧爽,是克纣之月甲子之日,二月四日。昧,冥;爽,明;早旦。○昧音妹。爽,明也。“昧爽”谓早旦也。马云:“昧,未旦也。” [疏]传“是克”至“早旦”○正义曰:《春秋》主书动事,编次为文,于法日月时年皆具,其有不具,史阙耳。《...
...发魏襄王冢,得策书十馀万言,按敬侯所书,犹有仿佛。古书亦有数种,其一卷论楚事者最为工妙,恒窃悦之,故竭愚思以赞其美,愧不足以厕前贤之作,冀以存古人之象焉。古无别名,谓之《字势》云。 黄帝之史,沮诵仓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垂法立制...
...1、《上略》原文-出自《三略》 2、《中略》原文-出自《三略》 3、《下略》原文-出自《三略》 ...
...《又部》 1893、又部: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𠛱多略不过三也。凡又之属皆从又。 1894、又部:右: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 1895、又部:厷:臂上也。从又,从古文。 1896、又部:叉:手指相错也。从又,象叉之形。 1897、...
...品地比田、蒋,而冯在欧阳之列。周自幼入道,善科法,亦为南岳之冠。江南多名僧,贞元、元和已来,越州有清江、清昼,婺州有乾俊、乾辅。时谓之会稽二清,东阳二乾。 白居易少傅分司东都,以诗酒自娱,著《醉吟先生传》以自叙。卢尚书简辞有别墅,近伊水,...
...欺世也。存其文而兼存与定之善否,是使后世读一人之文,而获两善之益焉,所补岂不大乎? 司马迁袭《尚书》、《左》、《国》之文。非好同也,理势之不得不然也。司马迁点窜《尚书》、《左》、《国》之文,班固点窜司马迁之文,非好异也,理势之不得不然也。...
...之时,处巽之始,体柔当位,在上应下。卑不穷下,高不处亢,位虽不中,用“中行”者也。以斯告公,何有不从?以斯“依迁”,谁有不纳也? (2)志得益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1)。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