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方集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二卷。张骥撰。刊于1933年。卷上辑录内经(包括素问遗篇)中的13个方剂;卷下分方制方宜方禁三篇,首先引录内经中的有关原文,次集各家注文,末为作者按语。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06.htm

周易内经的阴阳观念流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周易是中国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它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所呈现的自然哲学人文哲学等思想,所开创的象数思维模式与内涵等,亦无不延伸至黄帝内经之中,可以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90.html

临证指南二条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叶氏桂临证指南一书,于温热脾胃最精,似可为初学法。然其可议者不少,如温热类,以神昏为心包络病。考古说神昏属阳明,见于脉解厥逆及金匮中风等篇,而经脉篇释心包络经是动所生病,无神昏不知人之说,则叶氏之于经学可知也。脾胃类...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42.htm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与李时珍,李中梓等人著歌诀形式的脉书是为了普及,那么古脉诀的研究就应当算是一种提高吧。 在这时对子提高的工作亦具备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条件,除去前面所说脉诀问题得到解决的基本条件以外,这时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4.html

黄帝内经的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书中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也是现代中医院学生学习中医时必读的医书。 顾名思义,“内经”是讲...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0993.html

饮食多元化 适体顺四时--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下)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结合体质 辨证选食 内经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从生理病理等多个角度,对因人选食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素问·藏气法时论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论述了五味对五脏产生的不同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828.html

黄帝内经中如何论情志_【中医宝典】

....情志与疾病治疗 黄帝内经强调,治病要根据患者的神志状态,决定选择治疗措施,否则,治之无功。灵枢·本神开篇即谓:“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黄帝内经多次提示人们:“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以上旨在告诫人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41.html

列张刘李朱滑六名师小传_医旨绪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然,金匮要略,治杂证书也,独非长沙着述者乎?何 别传有曰∶仲景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善于治疗,尤精经方,时人谓扁鹊仓公,无以加焉。观此,则仲景不专长于伤寒,又可知矣。而刘宗浓亦曰∶吾尝用东垣之药,效仲景处方。宗浓,丹溪高弟也,不效丹溪,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hixuyu/742-6-14.html

内经气质理论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周易气质理论的基础上作了重要的发展。把周易八卦气质和人体生理病理相结合,应用于医学,成为了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实践有很大的指导价值。一以脏象理论为基础内经气质理论以脏象理论为基础,更显示出体质对疾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5.htm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之伤肾气。黄帝内经针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特点,提出的以上养生法适应了四时变化规律,易于使人和自然产生天人合一的良好效果。 以恬愉为务 和于术数 恬淡虚无,是内经以静养生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求人们光明磊落,心无邪念,摒弃私欲,对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8.html

共找到781,4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