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手捂按。《伤寒论》:“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10g 炙甘草5g 一剂患者疑方药轻简,不能中病。余谓方证相吻。定有奇效,力催速服,已而果然。善后方拟炙甘草汤。...
...阴以引其阳,是皆郑氏活法圆通之妙用。附解复申明六经各有标、本、中三气为主,客邪入于其中,变化是各有不同的。贯解、附解所言虽略,但循此一线之路,即可明《伤寒论》立法要旨。而陈修园的《伤寒论浅注》深入浅出,颇切实用。比郑氏稍后之蜀中名医唐宗海的《...
...苦寒之性,过用容易损伤人体阳气。所以慢性尿路感染者病机复杂,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既有下焦湿热,又有阳虚。一般医生往往拘于热象不敢用附子等温热药物。 《内经·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指出阳气是人体的根本,也是...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笔者有个习惯,每当年末岁尾时,都要将《伤寒论·序》认认真真地重读一遍,边读边思考,为的是在新的一年里更加激励自己深入地学习好、掌握好《伤寒论》经典方剂,更好地做临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而每读一遍《...
...伤寒著作。余元言撰于1939年。作者对《伤寒论》的条文,编次上有所变更;原文诠释,除选取前人有关学说外,颇多个人见解。余氏认为张仲景只是沿用《素问》六经之名,而不袭其实;书中删去烧裈散方,认为此方“不可恃”。由于作者受中西汇通观点的影响,...
...伤寒著作。余元言撰于1939年。作者对《伤寒论》的条文,编次上有所变更;原文诠释,除选取前人有关学说外,颇多个人见解。余氏认为张仲景只是沿用《素问》六经之名,而不袭其实;书中删去烧裈散方,认为此方“不可恃”。由于作者受中西汇通观点的影响,...
...萎缩性胃炎,HP(+)。中医诊断为胃脘痛(寒热错杂,气机阻滞),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以辛开苦降,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金铃子散加减治疗,处方:法半夏10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吴茱萸6克,乌贼骨15...
...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仲景作书之旨故也。观《伤寒》叙所述,乃为庸医误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故其文亦变动不居。读《伤寒论》者,知此书皆设想悬拟之书,则无往不得其义矣。今人必改叔...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遣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
...伤寒著作。《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七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1年。作者采辑从成元己以下数十家的注释加以折衷归纳,并结合个人心得,逐条阐析《伤寒论》原文。其原文则依宋·高保衡、林忆校订本。作者发挥其语言文字学功底,考核比较精详;方解部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