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著作。一卷(即《冯氏锦囊秘录》卷十五),清·冯兆张纂辑。此书以《内经》理论为据,结合个人见解,分述脉位法天、脉论、七诊之法、论脉紧要诸条、太素脉说、删润脉诀等内容。...
...诊断学专着。即《医宗金鉴》卷三十四。编者以四言歌诀的形式,简要地介绍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末附修正《素问》脉位图及订正《素问脉要精微论》。...
...张仲景的古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在日本一些著名的中药制药工厂中,伤寒方一般占到60%以上。据有关记载,除《伤寒杂病论》外,张仲景尚著有如下著作:《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张仲景方》十五卷;《张仲景口齿论》;《张仲景评病要...
...在脉学和舌诊取得进展的同时,对于四诊的综合研究,亦有不少专著。 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之一的《四诊法》,内容虽偏重于切脉,但也详实地记述了五官、色脉、声诊、问病、辨舌等诊察方法。《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即《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卷一),...
...□ 李赛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 虽然现代医学迅速发展,但是《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具体表现。篇章虽短,但能给人借鉴与启迪。 用方论精细 要明了经方的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需从多方面探讨,其一从理论上探讨,其二从临床实践上探讨,虽然路途...
...中风浮紧遍身痛,头疼发热恶寒风,千呕无汗兼烦躁;伤寒身重乍时轻,浮缓呕逆无汗喘,头疼发热恶寒风,烦躁而无少阴证,营卫同病大青龙。【注】中风谓风伤卫之病也。头疼发热,恶风恶寒,干呕,中风之证也。浮紧,寒伤营之脉也。身疼痛,寒伤营之证也。今以...
...以济生之道,一旦夭扎,祖宗之祀事绝矣,岂为人父之道哉!某今年七十有七,衰迈殊甚,桑榆之日,岂能久照。日夜用心,以辑成《伤寒明理续编》,论法虽略备,非有师承口诀,不能融会贯通于心。又着《琐言》一卷,文虽鄙俚,然言简意到。其中包括仲景不传之妙,...
...妇人伤寒同一治,胎产经来热入室,昼日明了夜谵妄,小柴生地牡丹皮,无汗加麻有汗桂,汗后不解再加枝。寒热如疟加麻桂,中寒姜附不须疑,渴热白虎花粉葛,瘀血桃仁承气俱。产后胎前虽多证,不外阴阳表里医。【注】妇人伤寒,与男子治法同也。惟产后经来,...
...者用三黄泻心汤加生地黄,虚者用茯苓补心汤、人参救肺散等。②血从口出之总称。《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若从口出则为内衄。内衄出血,涎嗽出于脾,唾出于肾,咯出于心,咳出于肺,呕出于肝,吐出于胃。”参见吐血、呕血、咳血、咯血、唾血等条。...
...者用三黄泻心汤加生地黄,虚者用茯苓补心汤、人参救肺散等。②血从口出之总称。《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若从口出则为内衄。内衄出血,涎嗽出于脾,唾出于肾,咯出于心,咳出于肺,呕出于肝,吐出于胃。”参见吐血、呕血、咳血、咯血、唾血等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