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书。又名《经络图说》。一卷。清·高思敬撰。本书用白话文将脏腑的形态,对照《内经》、《医林改错》以及西医的解剖图形分别绘出对照说明。在中西医有关解剖学的合参方面作了一些初步尝试。书后附有五脏药性补泻温凉歌、三百六十穴歌和各经的经脉经...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医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 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 1、费伯雄《医方论》 费伯雄著于...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医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 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 1、费伯雄《医方论》 费伯雄著于...
...大意大率惊悸属痰与火.怔忡属血虚有火.(丹溪)内因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以肇端也.(汇补)外候惊悸者.忽然若有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
...《医宗金鉴》杂证门汇方1。半夏厚朴汤半夏 厚朴 苏叶 茯苓各二钱,上生姜煎服。2。清热行血汤桃仁一钱 红花一钱 丹皮 五灵脂 生地各二钱 甘草五分 穿山甲 赤芍各一钱,上水煎服。八珍汤方见首卷妇科心法要诀 附方索引【本索引是按首字笔画多少...
...病名。痢疾之一。见吴本立《痢证汇参》卷二。即燥热痢。详见该条。...
...所著《医谈传真》(1844)一书中,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脏腑图”与西洋人所绘“解剖图”加以对比。在来华的外籍医生中也有人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英人合信氏可谓最早的代表。由此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到30世纪初期,中国医学界对中西医学...
...清代医家。字雪渔。安徽歙县人。生活于18-19世纪间。父宏绩,精喉科。少攻举子业,后承家学,潜心研究各科,均有心得,尤精喉症,治效甚着。着有《伤寒金匮经方简易歌括》、《医汇简切》、《医学正义》、《痘治正名类参》、《思虑医草》、《喉菌发明》...
...邪气.变生他患.(汇补)截后宜补截而不愈.不可再截.恐损其气.宜分昼发夜发.寒热多少.以和解之.久则脾气虚衰.须服养脾祛痰之药.脾气一盛.自然平复.(大全)疟病死症凡疟至吐泻不食.肿胀归腹者.不治.亦有峻补参、 而获生者.亦仅百中之一二也....
...虚实标本治之.有余则发散攻邪.不足则补养气血.若不痛.但麻痹不仁.与痿同治.(汇补)分治治行痹.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参以补血之剂.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