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肿、咽喉、口齿等科,医术全面,而以骨伤科最有成就。于1337年撰成《世医得效方》19卷。经太医院审问后,于1345年刊行。《世医得效方》的骨伤科成就,代表了金元时期中国骨伤科的发展水平,居于当时世界医学的前列。十七、沙图穆苏沙图穆苏,一译...
...中国很早就与邻国建立了往来关系。秦代,中国的医药文化已传到日本,最有影响者首推徐福,他是齐地人,据调查认为是今江苏省赣榆县金山乡涂阜村,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徐福(《后汉书·徐登传》;F·博厄斯:种族的纯洁,《亚州》40期第...
...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几点意见”,使文检课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教材方面,由吴观国主编的《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经过两次修改,已列为全国统编教材,于1988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许多院校还自编教材,不下几十种...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至公元前770年,在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这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由兴起到繁荣,最后逐渐衰落的时期。夏、商、西周三代王朝的国家形式是以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政体,国家统治机器如军队、刑法等也一代比一代...
...嘉祐二年(1057),设“校正医书局”,孙奇与孙兆均为主要成员,参与校正的医书有《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千会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三、洛钦·仁钦桑布洛钦·仁钦桑布(958~1055)藏族著名翻译家,兼通医学...
...寥若晨星。承淡安鉴于此,以振兴针灸医学为己任,积极策划培养针灸人才。1929年他于苏州望亭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设立针灸函授班,广传薪火。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机构。他亲自编写的教材《中国针灸治疗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自行...
...一个发明和使用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剖腹手术,使祖国医学在麻醉学和腹腔手术方面遥居世界前茅。19世纪中期欧美医生才发明了麻醉药,比我国晚了1600年。” “公元657年唐高宗诏准苏敬等20余人编修本草,于659年完稿,名《中国医学通史...
...温病明理,上海:新中国医学出版社铅印本,1949)。时逸人(1896~1996),江苏仪征人,后迁居镇江,从师汪允恭习医,以擅治温病时疫著称。著《中国时令病学》(1930年),将因时令气候变迁所发生的病证,如春之春温、风温,夏之暑温、湿温,...
...整理研究。1972年,在甘肃省武威柏树公社旱滩坡的汉墓中,出土了一批汉代医学简牍计92片。经研究,其时代约为秦汉或更早一些。这一批简牍计载治病方剂约百首,故又名《治百病方》,对该简牍的排列次序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较好的复原。对简牍中的医学理论,...
...之师生最多时达580多人,可知当时学院式医学教育已得到统治者高度重视。尤其在按摩医生的培养方面特别突出,其编制中按摩博士一职多达20人,按摩师120人,学生100人,这是整个封建社会绝无仅有者,结合隋炀帝命令集体编撰的《诸病源侯论》这部医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