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叔静苏洵_史书_【文学360】

...久承借示新文及累为访临,甚荷勤眷。文字已细观,甚善。必欲求所未至,如中正论引舜为证,此是时文之病。凡论但意立而理明,不必觅事应付。诚未思之。专此,不宣。洵白。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420.html

六国论赏析二_【古诗文大全】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9933.html

苏明允,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波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_【三字经】

...【译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大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象苏老泉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启示】 宋代...

http://wenxue360.com/sanzijing/95.html

卷五·地理_初学记

...总载地第一叙事抱朴子云:太极初构,清浊始分,故天先成而地后定。白虎通云:地者元气所生,万物之祖也。淮南子云: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河图·括地象曰:昆仑山为天柱,气通天,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6201.html

苏轼生平

...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63.html

卷十五 王子侯表第三_汉书

...大哉,圣祖之建业也!后嗣承序,以广亲亲。至于孝武,以诸侯王疆土过制,或替差失轨,而子弟为匹夫,轻重不相准,于是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朕且临定其号名。”自是支庶毕侯矣。云:“文王孙子,本支百世”,信矣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9255.html

病风丧心的解释_病风丧心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同“ 病狂喪心 ”。 宋 苏洵 谏论:“人之情非病風喪心,未有避賞而就刑者。”...

http://hanwen360.com/cy/188751.html

昆阳城苏洵_诗词_【文学360】

...昆阳城外土非土,战骨多年化墙壖。 当时寻邑驱市人,未必三军皆反虏。 江河填满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误。 杀人应更多长平,薄赋宽征已无补。 英雄争斗岂得已,盗贼纵横亦何数。 御之失道谁使然,长使哀魂啼夜雨。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506.html

础润而雨的解释_础润而雨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宋·苏洵辨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从小事预测未来...

http://hanwen360.com/cy/225756.html

一乱涂地的解释_一乱涂地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 宋·苏洵管仲论:“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http://hanwen360.com/cy/303185.html

共找到563,4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