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仙受道之说,本七卷:《运题》一,《象甄》二,《受授》三,《协昌期》四,《稽神枢》五,《握真辅》六,《翼真检》七。后人析第一、第二、第四,各为上下。 △《西�经》四卷 右题曰太上真人尹君纪录。老子将游西域,既为关令尹喜说五千言,又留秘旨,凡...
...○天竺寺 白乐天《题天竺寺》:“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元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乃是题虔州城外天竺寺,今杭州府收入钱塘天竺寺,谬也。见《苏东坡诗集》第二卷中...
...和法文译本转译的,一九三○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4〕鲁迅译的《毁灭》,根据日文译本,并参看德、英文译本。 〔5〕穆木天在一九三四年六月三十日《申报·自由谈》发表的《论重译及其他(上)》一文中说:“我是从法文本译过涅维洛夫的《塔什干》的,...
...下设教,因人所有以之为训,道人之情,以之为真,是故内本六法,外体六行,以与《诗》、《书》、《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以为大义,谓之六艺。令人缘之以自修,修成则得六行矣。六行不正,反合六法。艺之所以六者,法六法而体六行故也,...
...天生神物,昔王称愧。况在寡德,敢当鸿贶。今文轨未一,可停此奏。(《宋书·礼志》三。) ◇ 恤都邑诏(四月辛酉) 都邑节气未调,疠疫犹众,言念民瘼,情有矜伤。可遣使存问,并给医药。其死亡者,随宜恤赡。(《宋书·孝武纪》。) ◇ 罪周朗诏(四年...
...为崇政殿说书,被旨训解,多采纯夫之说。 △《孔子家语》十卷 右魏王肃序注,凡四十四篇。刘向校录止二十七篇,後肃得此於孔子二十四世孙猛家。 经解类 △《白虎通德论》十卷 右後汉章帝会群臣於白虎殿,讲论《五经》同异,班固奉诏纂修。《隋志》通解...
...叙》一卷、《孝经注》一卷、《论语注》十卷、又九卷、《古文论语注》十卷、驳许慎五经异义》十卷、《六艺论》一卷、《易纬注》九卷、《尚书纬注》六卷、《尚书中侯注》八卷,《礼纬注》三卷、《礼记默房注》三卷,又《乾象历注》及《天文七政论》、《鲁礼��...
...然则《隋志》所录,扌舍王弼书,皆未得见也。独鼎祚所集诸家之说,时可见其大旨。唐录称鼎祚书十七卷,今所有十卷,而始末皆全,无所亡失,岂后人并之耶? △《周易口诀义》七卷 右唐史证。钞《注》、《经籍考》卷二作六卷,盖从《崇文总目》。《崇文总目》...
...○王者不臣 王者所以不臣三,何也?谓天王之后,妻之父母,夷狄也。不臣二王之后者,尊先王通天下之三统也。《诗》云:“有客有客,亦白其马。”谓微子朝周也。《尚书》曰:“虞宾在位。”不臣丹朱也。不臣妻父母何?妻者,与己一体,恭承宗庙,欲得其欢心...
...凝沍。八蜡已登,三农息务。 【雍和】 阳月斯纪,应钟在候。载洁牲牷,爰登俎豆。既高既远,无声无臭。静言格思,惟神保祐。 【舒和】 执籥持羽初终曲,硃干玉鏚始分行。《七德》《九功》咸已暢,明灵降福具穰穰。 【唐五郊乐章】 《唐书·乐志》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