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爰盎,字丝,西汉楚人,后徙安陵(今陕西咸阳)。文帝时为郎中,后为太常。申屠嘉(?—前155),西汉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文帝时为御史大夫,官至丞相。《汉书·袁盎鼂错传》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孝文虽不尽听...
...中国文与中国人〔1〕 余铭 最近出版了一本很好的翻译:高本汉著的《中国语和中国文》。高本汉〔2〕先生是个瑞典人,他的真姓是珂罗倔伦(Karlgren)。他为什么“贵姓”高呢?那无疑的是因为中国化了。他的确对于中国语文学有很大的供献。 但是...
...再论重译 史贲 看到穆木天先生的《论重译及其他》下篇〔2〕的末尾,才知道是在释我的误会。我却觉得并无什么误会,不同之点,只在倒过了一个轻重,我主张首先要看成绩的好坏,而不管译文是直接或间接,以及译者是怎样的动机。 木天先生要译者“自知”,...
...一下,然而到底是无可挽救的,所以一向就不大注意这回事。 前几天在《自由谈》上看见陈友琴〔4〕先生的《活字与死字》,才又记起了旧事来。他在那里提到北大招考,投考生写了误字,“刘半农教授作打油诗去嘲弄他,固然不应该”,但我“曲为之辩,亦大可不必...
...》谏篇 24、景公欲杀犯所爱之槐者晏子谏(原文)-出自《晏子春秋》谏篇 25、景公藉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原文)-出自《晏子春秋》谏篇 26、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圉人晏子谏(原文)-出自《晏子春秋》谏篇 27、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原文)-...
...发表《爱国运动与求学》一文,主张救国必先求学,企图使学生脱离爱国运动。 〔3〕一点异议 鲁迅在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九日致徐炳昶的信(见《华盖集·通讯》)中指出:“前三四年有一派思潮,毁了事情颇不少。学者多劝人踱进研究室,……乃是他们所公设的...
...,我想,恐怕也很有意义。 十月二十七日。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月三十日《申报·自由谈》。 〔2〕 施威德(R.Sawade,1869—1947) 德国驯兽家。据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申报》报道:十月二十六日下午在...
...’” 〔3〕关于张献忠考秀才的说法,见清代彭遵泗的《蜀碧》一书:“贼诡称试士,于贡院前左右,设长绳离地四尺,按名序立,凡身过绳者,悉驱至西门外青羊宫杀之,前后近万人,笔砚委积如山。” ...
...无禁,则奸贞并行。夫臣富则相侈,下专利则相倾也。” 4、错币:文学曰:“古者,市朝而无刁币,各以其所有易所无,抱布贸丝而已。后世即有龟贝金钱,交施之也。币数变而民滋伪。夫救伪以质,防失以礼。汤、文继衰,革法易化,而殷、周道兴。汉初乘弊,而不...
...争燕》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31、《赵且伐燕》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32、《客谓燕王》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33、《或献书燕王》原文-出自《战国策》之《燕策》 34、《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原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