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事记75-80年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卫生部关于成立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的报告。 8月 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提出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报告说,1959年全国中医36.1万人,西医23.4万人;1977年西医有73.8万人,增加2.2倍,而中医却减至24万...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8.html

秦伯未_师教铭心难忘——纪念秦伯未诞辰110周年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最重要的著作。他早年在上海有多种《内经》类编著,世称秦《内经》。他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则是临床各科必读的典籍。他说:你父亲是‘经方派’,你可以很好地学习,特别是一些医案阐论,对诊疗颇多启发;我是主张根据不同的病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nbowei/503-5-0.html

金匮学专家张家礼教授养生之道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经历让张老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入,此后多年的实际临床经验则让他的医术更见精进。张老非常尊崇张仲景,对其学说研究亦颇深,喜用经方,但师古而不泥古,兼取各家之长,不尚门户之见,不墨守流派之戒律,不拘泥成方之羁绊,常古方今方联合使用,他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51.html

领悟扶阳学术思想要先学好《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医界有一个以重点应用并善于活用四逆汤等经方为代表的学术流派叫做扶阳派,又称为火神派,李可老中医又称之为古中医派,这个学术流派的创始人为清末伤寒大家郑钦安,自其《医理真传》、《医法圆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17.html

《医经溯洄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一卷。元·王履撰于1368年。全书共23篇,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之义,故名《医经溯洄集》。内容主要有研究《内经》、《伤寒论》等医着心得,对于温病与伤寒的辨析和对李东垣学说的探讨等。他根据《内经》亢则害,承乃制的观点,阐发人体...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68.htm

《医经溯洄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一卷。元·王履撰于1368年。全书共23篇,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之义,故名《医经溯洄集》。内容主要有研究《内经》、《伤寒论》等医着心得,对于温病与伤寒的辨析和对李东垣学说的探讨等。他根据《内经》亢则害,承乃制的观点,阐发人体...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00.htm

学用经方须重视腹诊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并不局限于腹部,还应包括胸部。 ●掌握腹诊的部位、手法、患者体位等对经方的学习和应用至关重要。 腹诊是切诊法的一种,为切按诊察患者胸腹部一定部位所表现出的某些病理性反应征,即腹证的一种诊断方法。正如清末医家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所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682.html

五行源于对生的认识(上)_【中医宝典】

...崇拜,希望能赋予人们超人的的能力。称黄河是母亲河、称大地为母亲,也是因为它们有着的能力。 但是,当人类后来认识到男女交媾才能生人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重新溯源。赵国华先生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中推想:古代人类溯源的逻辑是,既然女性不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772.html

大承气汤证其三_《经方实验录》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满头剧痛者,其病为更胜一筹,其情为更急一等,其方药分量当更重若干,而治无第二法门,舍大承气莫属也。虽然,大论又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032/36.htm

郑钦安(1804-1901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名寿全。原籍安徽,其祖游宦四川,遂寓居邛崃。幼习经史,后从刘源学医。道光(1821-1851年)中叶行医于成都。学本《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之奥旨,谓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治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117.htm

共找到288,4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