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
...桐庐县也。”(见: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十五“江南东道七·睦州”,《四库全书》本) (3)乡名——“桐溪乡”。桐溪一称不仅是当地溪水的名称,而且早在汉代时已也是一个地名。如:《读史方舆记要》:“(桐庐县)汉为富春县之桐溪乡,吴·黄武四年(公元...
...细胞增生形成 故其确切的名称应为“子宫平滑肌瘤”,通称子宫肌瘤。 据大量尸体解剖材料发现,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在30岁以上的妇女为20%,而以40-50岁女性发病率最高,可高达50--77%之多。 子宫肌瘤好发于30-50岁的女性,且在绝经期后...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在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
...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这就是“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 传说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急忙问...
...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都以牛黄为主要原料。在目前我国4500种中成药中,约有650种含有牛黄,每年牛黄需求量约200吨左右。然而,“千金易得,牛黄难求”。千百年来,牛黄一直靠农户宰牛取得,而我国每年自产的天然牛黄还不足1吨。 为...
...水给一些有病的工人喝,结果他们的病也好了。“禹和伯益听后十分高兴,于是命令手下都去扯这种草来治病。结果患病的士兵喝了这种草熬成的水后,不到两天就痊愈了。 因为马匹是在马车前面吃的这种草,所以就将这种草药命名为“车前草”。 摘自《中国医药报》...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 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金融危机导致国外消费市场萎缩,因此国内市场的扩容,对于中药企业而言是一个重大利好,但是并非所有中药企业都将受益。 “我国的中药企业存在小、散、乱等问题,目前除了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同仁堂等少数生产独家品种的企业之外,绝大部分企业都在生产...
...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来自四位美女的典故。花,自古都是古代人们心中美丽的代名词,比花美,比月美,可见其美貌非凡;鱼游水中,雁翔天上,为美人所打动,可见其美貌过人。古人本来用这四个修辞来形容四大美女,后来更广泛的用于形容人的美貌。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