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图)性入阳明.甘寒清热.功除烦呕.润降和阴.茎则清肃上焦.肺痈可愈.笋乃解消鱼毒.膈热能清.(芦根甘寒.入胃清热.热则胃气逆而不顺.呕吐反胃等证作矣.至于解毒.亦甘寒入胃之功.但芦根主降.茎与笋有上升之意.故肺痈肺痿皆用之.芦根寒能...
...稍食生冷油腻饮食,就消化不良,甚至腹痛、腹泻。有些小儿,身体瘦小,头发枯黄,脾气暴躁,稍不顺意,又哭又闹,而且长期挑食偏食。针对小儿脏腑娇嫩,易受外邪侵袭,以及小儿成长过程中“喂养难”,得病后“喂药难”的问题,制“芦根乌梅汤”用作小儿日常...
...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厚朴水:厚朴10克,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7~8分钟后,去药渣取汁,放于干净瓶中备用。每日用厚朴水漱口3~5次,每次含2~3分钟后吐出即可。方中厚朴味辛、苦,性温,有燥湿、行气、消痰、除臭的功效。 此外,有...
...《中药学》羊乳根【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性味】甘,平。【功效】养阴润肺,袪痰排脓,清热解毒。【临床应用】1.用于病后体虚,肺阴不足,咳嗽等症。本品有养阴润肺作用。用于病后体虚,可配合熟地、当归等同用;对肺阴不足、咳嗽...
...甘,寒,无毒。除反胃之呕哕,止小便之频数。伤寒内热最良,消渴客热至效。芦笋∶利客热烦渴之火,且利小便,解鱼蟹河豚之毒,并解诸肉毒。处处有之,多生下湿陂泽中。其状都似竹,而叶抱茎生,无枝。花白作穗。其根浮水者不堪用。呕哕不止,芦根一斤,水煎...
...三仙茶,清胃生津,解胃热烦渴,消食健胃,适用于酒宴之后,过食油腻,胃热食滞等。 配方 焦三仙(指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4.5克,枳壳(炒焦)4.5克,广陈皮3克,酒黄连2.5克,细生地9克,甘菊9克,鲜芦根2克(切碎),竹叶2.5克。...
...【配方】梨1000g,鲜藕500g,鲜芦根100g,鲜麦冬500g,荸荠500g。【制法】洗净的鲜芦根、梨去皮核、荸荠去皮、鲜藕去节和鲜麦冬切碎或剪碎,以洁净的纱布绞挤取汁。【效用】不拘量,冷饮或温饮,每日数次。适用于外感热病、口渴、咽干...
...用新鲜的植物、动物入药,是为鲜药。在我国中医药学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鲜药的应用始终贯穿其中。据调查,在2000多种常用中草药中,有近1/3在传统用法中是以鲜用为主的。尽管鲜药具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使用经验,但在20世纪中期,鲜药一度...
...味甘,性寒无毒,入肺胃二经。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治五噎膈气,烦闷吐逆,以芦根五两,水三盏煮一盏服,甚效。按∶芦根主气逆呕哕,故入太阴阳明。消渴之证,亦以气化不及故也。今得芦根以下太阴,而津液之生必矣。...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叶子,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功效。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 桑叶在古书籍中又称神仙叶,世界最早的药书《人参属于热补,而桑叶属于清补,老幼均可使用,四季皆宜。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