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前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肩前部肌肉、筋脉疼痛。因邪手阳明经脉或气郁阻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肩前属大肠经,故肩前痛为大肠经病,盖肩端两骨及前臑,皆大肠脉所贯。”风热气郁阻者,治宜泻风通肺气;用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蔻仁、...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267.htm

鼻煽的诊断_如何鉴别鼻煽_查症状_【疾病大全】

...风温鼻煽,由于风温风热之邪上壅,受热迫、肺气失于宣达、清肃之令不行而致,故以咳重气粗、鼻翼微煽、口微渴,痰不多为其辨证要点。痰热闭鼻煽,由于火热灼,炼液成痰,痰热壅塞气道,气机小利,肺气胀满、膹郁上逆所致,故其辨证要点为鼻...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BiShan338850.htm

疣(扁平疣)案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周幼,男。面颊、手、臂出现成簇扁平丘疹,色如正常皮抉,不感痛痒,亦无其他症状。证属风热,蕴于肌肤,以致气血郁滞发为扁、疣之疾也。治以疏风清热,活血败毒。 处方:地肤子9克,白蒺藜9克,白芷6克,牡丹皮6克,赤芍6克,金银花9克,苦参6...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87.html

根尖炎_中医方剂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根尖炎 【辨证】风热之邪,内胃,胃蕴热。 【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止痛。 【方名】三生止痛汤。 【组成】生地黄12克,生石膏15克,生甘草15克,骨碎补10克,刺蒺藜10克,川黄柏10克,北防风10克,白菊花10克。 【用法】水煎服,...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901.html

江南杏林一奇葩——龙砂医学说概(上)_【中医宝典】

...□ 吴厚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顾植山 江苏江阴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 在锦绣江南的长江之滨,历史名城江阴城东,矗立着两座秀丽的小山——龙山和砂山。江南杏林的一朵奇葩——“龙砂医学”就发源在这里。 “龙砂医学”形成于宋末元初 考察“龙砂医学”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97.html

清代的戒烟医案_【中医宝典】

...自明代万历年间,烟草从菲律宾传入中国,有淡巴菰、相思草、金丝醺等诸多称谓。当时著名医家张景岳将其收入《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烟草“耗损血,世人多阴受其祸而不觉”,并列出烟草损害人体脏腑的六种病证。他举例说,友人张寿庄每日晨起咳吐浓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64.html

《旧德堂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旧德堂医案》提要 《旧德堂医案》序 自叙 小叙 《旧德堂医案》正文 ...

http://qihuangzhishu.com/1246/index.htm

风热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壮热。胸膈烦闷,目涩多渴,故曰风热也。汉东王先生《家宝》∶小儿发热,烦叫不时,面青,谓之风热。钱乙论急欲乳不能食云∶犹客风热传于脐腹,流入心脾经,即舌浓唇燥,口不能吮乳,当凉心脾。《颅囟经》治孩儿风热。侧柏散方侧柏 郁金 天麻(酒浸一宿) ...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20-4.html

开窍于鼻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鼻,藏精于」《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肺气通于鼻,和则鼻能知香臭矣。」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所以说“开窍于鼻”鼻要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必须依赖肺气和调,呼吸畅利。如外感风寒,则鼻塞流涕...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feikaiqiaoyubi-2276.html

幼科门_《王旭高临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李 胎惊之病,得之于母腹胎孕之后,其母有所大惊,气应于胎,惊气入肝,故数月婴孩即有胎惊之患,往往不能愈。姑拟一方备采。羚羊角 天竺黄 陈胆星 石菖蒲 大黄共研末。或竹油或钩钩汤调服五分。□许 音哑喘咳,痰声 咯。风痰,肺胀夹惊险候。...

http://qihuangzhishu.com/692/31.htm

共找到111,8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