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2、调和五味 仲景特别强调饮食养生的关系,“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因而“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明确指出,饮食之冷热、五味...

http://qihuangzhishu.com/152/9.htm

妇人泄泻候妇科心镜 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必致溏泄,此属内也。如饮食生冷,食伤脾胃而泄者,属不内外也。寒者温之,热者凉之,滑者涩之,湿者燥之,治泄之法,无是过也。五苓散分利 六君子汤补脾 治中汤 温中平胃散 行湿,并治泄泻。方见前泄泻门,通用。豆蔻分气饮 治脏腑虚寒,泄泻无度,...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243.htm

饮食养生的作用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作用,还表现在其对人体脏腑、经络、部位的选择性上,即通常所说的“归经”问题。如:茶入肝经,梨入肺经,粳米入脾、胃经,黑豆入肾经等等,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饮食,对人的营养作用更为明显。饮食养生的作用大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强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10-1.html

栉发养生余录 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安乐诗云∶发是血之余,一日一次梳。通血脉,散风湿。《琐碎录》云∶乱发藏卧房壁中久,招不祥。书云∶发落饮食中,食之成瘕。宋明帝宫人腰痛引心,发则气绝。徐文伯曰∶发瘕也。以油灌之,吐物长二尺,头已成蛇。悬柱上,水沥尽,唯余发。唐甄立言为太常时,...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874.htm

饮食养心保健法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饮食养心保健法 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但能够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病率,还能预防肥胖和高脂血症。 心脏饮食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是以清淡饮食为主,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动物性脂肪。此外,科学合理的用药是保证患者健康的必要手段...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367.html

乳糜泻Celiac disease ,celiac sprue_《消化病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metronidazole试验治疗效果好。【治疗】针对病因进行饮食治疗,辅以对症治疗及补充治疗。一、饮食治疗 关键是忌麦胶饮食,停食各种麦类大麦、小麦、燕麦、黑麦、裸麦等食品。但若将麦粉中麸质面筋去掉,剩余的淀粉不含麦胶,病人仍...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ohuabingxue/981-8-1.html

天地人和 中华养生之精髓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内经·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作为大自然的精灵,只有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在这个宇宙时空中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养生是人们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了保护生命、繁衍后代、保持健康所进行的一些自我保健方法。 现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35.html

看中医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生命的关爱情结。 “未病先防”,“未雨绸缪”。从生理层面看,防患于未然的养生理念已深入民心。春节前家家户户扫房子,春天开窗通气,端午插艾叶,重阳登高以及对葱姜蒜、醋酒茶等的运用等,足以说明人们在饮食、卫生防疫、锻炼等多方面的重视程度。病后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883.html

小寒的饮食_【二十四节气】

...乏力、面。 羊肾红参粥:鹿肾或羊肾1只,红参3克,大米100克,调料少许。将羊肾切开,剔去内部白筋,切为碎末,红参打为碎末,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及调料,煮1小时食用。有益气壮阳、填精补髓的作用,适用于虚弱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耳聋...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414.html

中医食疗综述_饮食健康_亚健康饮食_【中医宝典】

...暨《四季食疗三十问》节选 一般来说饮食讲究色、香、味、皿,从现代化生活基础条件来看,特别是从科学养生的视角来认识食疗问题,还应该加一个"平"字,也就是说,人体可以通过食疗,达到阴阳、气血处于相对性的平衡状态。因此,饮食应该讲究色、香、味、...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618.html

共找到810,8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