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_《医学正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引饮,体热自汗,此盖得劳役体虚而暑邪干卫之候,是宜东垣清暑益气汤等补益之剂之而愈。一证曰热病,即中热也,脉洪而紧盛,头疼身热,口燥心烦,此盖得之于冬感寒邪,郁积至夏而发,乃挟暑而成大热之候,是宜黄连、白虎、解毒等汤清凉之剂调之而愈。曰中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gzhuan/611-7-4.html

退热试试中药浴_【中医宝典】

...不仅降温快,还能消除高热带来的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痛等,比酒精浴效果更佳,且可以避免因酒精浴后发冷的副作用。但要注意的是,用中药浴治疗外感发热,首先要对症治疗,对于不同类型的发热要使用不同的药物。对此,药店药师应该有所了解,在遇到购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808.html

中暑抢救取人中_【中医宝典】

...或抽搐者加阳陵泉、太冲;兼有烦躁不安者加四神聪。 按:人中是重要的急救穴,能开窍醒神。十宣也是常用的急救穴,可开窍泻热醒神。具体取穴法也可参照《证要穴歌》:“中暑人中百会搜,阳明合谷内庭求,热伤肺气胸膈满,列缺气海中极收。”就是说,中暑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917.html

中热中暑总论_《症因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得,明其有表邪,故曰中暑。后人不解其义,概用寒凉,不知热病,原有两条分别,无表邪者,不必用发表,即可寒凉;若有表邪者,先散外束之寒邪,后用寒凉可也。此症与仲景冬月伤寒相似,但冬月伤寒,内无暑热,故初起无口燥舌干内热之象;直待日久,寒郁成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10-3.html

长途旅行当心中暑和空调病_【中医宝典】

...另外尽量减少在阳光下暴晒和在高温环境中长待,可用太阳帽、伞等遮阳;不要因为怕上厕所而少喝水,因为高温下人出汗,使得水分大量蒸发从而很易引发中暑,因此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适当喝些淡的糖水和盐水,补充能量和盐分。 长时间坐空调车易得空调病则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664.html

中暑--夏日完全攻略_【中医宝典】

...: 中暑以后怎么办?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803.html

火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病人遍身如火色。《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火黄者,遍身如火色,两腋下有赤点子,状加粟米或如麦麸。其点子紫色多,黑色少者可;黑色多,紫色少者难治。”该书载述以烙脚心、背心、手心、百会、下廉。如生黑点,为病情危重。如无...

http://qihuangzhishu.com/169/898.htm

足部按摩保健与治疗:中暑_【中医宝典】

...中暑是发生在夏季或高温作业下的一种急性病。在夏令暑热环境下,人体处于劳倦或饥饿状态时,元气亏虚,暑热乘虚而入,随体质的不同,或燔灼阳明或触犯心包,甚至导致阴阳离决。临床以壮阳、烦渴、汗出、昏迷、肢厥为特征。 按摩部位 1.足底部反射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86.html

地板能健身_【中医宝典】

...去年我搬了新家,100多平米的房子,光地板就有80多平米。妻子除了上班还有一大堆的家务要做,人到中年的我看着日渐丰满的肚子,主动把地板的活揽了下来。于是每天下班回家,除了在电脑上写稿之外,我就开始了地的活动。 干了一段日子后,我总结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284.html

夏日中暑 试试刮痧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遇到中暑患者,可采取以下方法急救。 首先,迅速将患者搬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者电扇扇风,并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热。用冷水或者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以用冷水淋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818.html

共找到268,2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