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伤寒论》一书是否经过王叔和的编次整理,仍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权威性的教科书和医史书上对此不宜过分肯定。学术论坛应给这一问题的讨论留下余地。 参考文献 [1]邓曼.中医杂志1995;1(3):5. [2]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
...关键词:《伤寒论》中的运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4):196. [10]李爱敏,等.对现代六经辨证中运用中药配伍用量的数理统计分析.中医研究,1995,8(5):9.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 英洪友 何新慧 ...
...本篇与伤寒论原文读法篇对照着读。读《伤寒论》者,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可寻,方有病证可按也。虽有病证可按,仍无理路可寻。前代儒医徐灵胎谓《伤寒论》只可一章一章读,不能整个读。夫所谓论者,乃整个论,非一章一章论,如按章去读,不读整个,...
...将付梓人,以年与君家世有往来之谊,命作弁言。余既心好先生书,复嘉其后人之能善承家学,存心济人,功诚伟焉。不揣固陋,因为之序,候官林鸿年拜手。(心典)少随任北直,获睹先大父公余之暇,命先伯父拟注《伤寒论浅注》为前集,命先君拟注《金匮要略浅注》...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赵开美是明代著名文献学家。明清学者对他保藏、流传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贡献有高度评价。最为学者赞誉的是他保藏整理的《古今杂剧》和翻刻《宋版伤寒论序》在己亥二十七年,与四十四年丙辰其间相去十八年,则盖是前云开美,后改...
...要活,不可死于句下。要读活书、活读书。”这些话是我终生铭记的格言。爷爷不仅是这么教我的,同时也是这么做给我看的。在我随他侍诊的近二十年间,无时无刻都能看到他身体力行的榜样行动。在他行医近七十年的路程上,一部《伤寒论》始终不离左右。他常说:“...
...,便能得到整个成功的基础。一难经曰: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温病,四曰湿温,五曰热病。伤寒有五的伤寒二字,乃外感的统称。二曰伤寒的伤寒二字,才是伤寒麻黄汤证的伤寒。仲圣伤寒论三字的意义,乃外感论意的义。此点要记明白。...
...绍兴医界同仁一起全力支持。一生行医数十年,以善治时病著称,并精于内、儿、妇诸科。临证医学承继绍派伤寒学术思想,推崇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并在其祖父何秀山校注俞氏著作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切身体验加以发挥,于1916年完成《勘校通俗伤寒论》。初刊...
...》的学术价值及其权威性,但从中已可窥视《内经》在某些理论问题上,确有一定分歧。从这一意义上说,《内经》乃是各家学说的论文汇编。”这一观点,具有独到见解。 (二)关于孙思邈的研究 裘氏对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尽发掘能事。其主要发明...
...伤寒著作。余元言撰于1939年。作者对《伤寒论》的条文,编次上有所变更;原文诠释,除选取前人有关学说外,颇多个人见解。余氏认为张仲景只是沿用《素问》六经之名,而不袭其实;书中删去烧裈散方,认为此方“不可恃”。由于作者受中西汇通观点的影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