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性死亡的最佳血压值为139/83mmHg 。如果能将血压降至这个水平,可在每1000例患者中预防四起由上述原因导致的死亡。②如果血压继续下降,低于139/83mmHg,也未见风险增加。③显著降压对糖尿病及缺血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会带来...
...(一)发病原因 有鼻炎(10%)、鼻息肉(72%)、鼻黏膜肥厚(81.2%)的病史,患者因上感、痛经,而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哮喘。 (二)发病机制 1.AIA的发病机制 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较为公认与环氧化酶/5...
...危险。还没有HRT使用持续时间趋向的证据,但有这样的趋向即在最后一次使用HRT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尿失禁风险减少,用药超过10年,其危险就不再比从未用过HRT者高。...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具有退热止痛的作用,然而又是最常见的诱发药物性哮喘的药物,这种由于服用阿司匹林而诱发的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除了阿司匹林外,其它一些解热镇痛药如消炎痛、氨基比林、布洛芬等也同样会引起哮喘。目前认为...
...、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其抗栓治疗的疗效已为大量国际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所肯定。从其药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阿司匹林的血浆半衰期很短,只有15—20分钟;而血管栓塞性疾病多发生在夜间,故此许多医生常建议患者在睡前服用...
...特异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药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其发生率约为20%,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
...一时疏忽导致过量服药等。这类错误不可能完全阻止,但通过对药事管理系统的干预可将其损害减小到最低程度。 药品检验中存在的风险当前,一些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呈现高智商特点,犯罪分子多采用高科技造假,钻药品标准、检验方法不够完善的空子,...
...胡戈·拉格克兰茨说,当婴儿与父母同睡一张床时,房间内的空气太热,空间太小,婴儿自身选择的余地很小,会增加堵塞呼吸道的风险,“我们特别建议让3~6月大的婴儿在自己的床上睡觉”。 婴儿猝死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患儿通常在...
...情况统计数据显示,因服用药物过量导致的死亡率显著增加。更由于当下没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识别这一风险,可以最大化减少患者的损害,因此,CHMP建议从市场上撤销该类药品的销售。为了使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能有时间安全地改用其他适当的替代疗法,撤市工作...
...个指标。如果高于正常,就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心梗复发的主要征兆是胸闷、憋气、心悸、出冷汗等,当这些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就医。 易定华教授强调,心梗病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培养顺其自然的观念。遇事不急不躁,劳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