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三阳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易》这个系统在讨论两仪四象以后,就跳到八卦这个层面,当然,八卦也有三阴三阳,但是,阐述的角度显然与医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医系统的三阴三阳应该说是很独特的。我们看《素问》,在《素问》的前几里,只讲二阴二阳,特别是《四气调神》,它只提...

http://qihuangzhishu.com/145/55.htm

忧_《银海指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六节脏象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阴阳曰∶心之变动为忧。《灵枢》口问曰∶思忧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本脏曰∶心小则易伤以忧。盖忧则伤神,故伤心也。宣明五气曰∶精气并于肝则忧,肝胜而侮脾也。《灵枢...

http://qihuangzhishu.com/751/23.htm

阴阳学说及基本内容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机能衰减的,都属于阴。 1、阴阳的对立斗争: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相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素问·阴阳》说:“阴盛则阳病,阳励则阴病”。就是指出了阴阳的胜负、失调,就要导致疾病的发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0.html

生气邪气皆本于阴阳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固气也;阴则主内而藏精,所以起亟也。阴内阳外,气欲和平,不和则病如下文矣。亟,即气也,观阴阳曰精化为气,即此藏精起气之谓。又本神曰阴虚则无气,亦其义也。故此当以气字为解,以见阳能生阴,阴亦能生阳,庶为得理。若诸书释为数字,则全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8-5.html

阴阳离合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阳离合》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干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天覆地载,万物方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9-6.html

气象先兆的理论基础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说明气候作用于大地,大地万物在气候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犹如根本与枝叶一样。意即物候,病候统一于气候,也就是物化(包括生物及非生物)统一于气化。气候对病候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如《素问·阴阳》说:“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28/63.htm

秋分:阴阳平衡调饮食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秋分至,表示已真正进入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秋分至,表示已真正进入秋季,作为昼夜...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48.html

《素问》《太素》正文对照考正_【中医宝典】

...诊》内;与《素问·水热穴》对应的《太素》各中,未见《素问》“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9字,而作者误将其列入《太素》卷十一《气穴》内。 与《素问》对应的《太素》不全,有1:作者认为与《素问·阴阳》对应的是《太素·阴阳》“黄帝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9.html

阴阳法_《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凡诊视痈疽,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以证而言,则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高耸为阳...

http://qihuangzhishu.com/344/121.htm

阴阳二气关系养生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概括说明。《素问·阴阳》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说诊断水平高的医生,看人的面色、舌苔、号脉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先确定阴阳哪个地方失调了,为何失调了。 在辨证方面,虽然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1.html

共找到351,1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