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厥阳厥_《灵素节注类编》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帝曰∶厥或令人厥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岐伯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厥满者,气厥而腹胀满,由阴气盛于上而虚于下之故也。盖阴无阳不生...

http://qihuangzhishu.com/622/142.htm

老年人护阳过寒冬_【中医宝典】

...□ 朱杰 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 宋代养生家陈直认为,有些老人虽已高龄,却面色红润,思辨清晰,举步轻捷,这种情况不是真阳血海气壮,而是缘于“虚阳”。“得虚阳气盛,充于肌肤。”“常得虚阳气存,自然饮食得进,此天假其寿也。”如果缺少虚阳之气,就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123.html

浅议“阳加于阴谓之汗”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道理,但“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可理解为阳气的功能(包括气化功能、运动功能)是形成津液内存及外出为汗的主要因素,即体内阳气推动津液排出体外,谓之汗。理由如下。 首先,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化气、阴成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71.html

人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参见阳气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318.htm

阴阳互根论_《医原》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之风火、离之正火,是火出地下也,而非火也,乃火之阳气下降于地也;若阳降于地,而气运之不周,则赤卤不毛,而地象变矣。然论卦象犹虚也,请实征诸时。试观一岁之间,夏至以后,酷暑炎蒸,若非阴气潜生,大雨时行,则大地皆成灰烬矣。阴气上升,其明证也。且...

http://qihuangzhishu.com/713/8.htm

伤寒即伤藏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寒了,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阳气还在释放,没有收藏。因此,冬季应寒反暖,农民就知道不是好事情,第二年的收成就不会好。要是用古人的话说,就会“米贵长安”。我老家湖南有句乡话:雷打冬,九个牛栏十个空。雷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响呢?应该在春季。立春以后...

http://qihuangzhishu.com/145/51.htm

阴阳互根论_《医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风火、离之正火,是火出地下也,而非火也,乃火之阳气下降于地也;若阳降于地,而气运之不周,则赤卤不毛,而地象变矣。然论卦象犹虚也,请实征诸时。试观一岁之间,夏至以后,酷暑炎蒸,若非阴气潜生,大雨时行,则大地皆成灰烬矣。阴气上升,其明证也。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uan/713-8-2.html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桂枝 三钱 炙草 三钱 生姜 三钱 红枣 六钱 蜀漆 二钱 龙骨 三钱 牡蛎 三钱治伤寒误用火逼,惊狂起卧不安者。火逼之苦,能将人身阳气引而外出。阳气失根,故惊狂而起卧不安。龙骨牡蛎收摄阳气,桂枝炙草生姜红枣,解伤寒之表邪。蜀漆荡胸中之浊...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523.htm

中医讲春日养生四个辩证法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春日融融,是令人惊喜的美好时光,也是最适合重新开始的季节。天气回暖,万物吐芽生发,人体的阳气也顺其自然,向上、向外疏发。中医养生学认为,应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加以协调几对辩证关系,才能保障人体正常的...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733.html

三阴之开合枢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三阳的作用清楚以后,我们接下来看三阴。阳气的升发释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要靠阳明的作用,使这个过程逐渐衰减下来。这个时候阳气要回头,要从升发转到收降,从出转到入,从浮转到沉。这个时候收藏的门要打开,不能将阳气拒之门外,而这个过程就要落实到“...

http://qihuangzhishu.com/145/60.htm

共找到20,7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