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法名。其所之处均和经脉有关。①九之一。《灵枢·官针》:“经刺者,大经结络经分也。”是指于经脉结聚不通之处(如压痛、郁血等)进行针刺方法。②指某经有病即选用本经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灵枢·禁服》:“不盛之虚,以经取之,名曰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770.htm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针灸缓解_中医针灸保健_【中医宝典】

...证,临床除表现月经紊乱外,常伴随有头晕目眩、心烦易怒、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而有的女性素体阳虚,肾阳失于温煦,则常致脾阳不足、痰气郁结证,临床可伴随有脘腹胀满、纳少便溏、嗳气吞酸、乏力等症状,因此治疗时采用的穴位和针刺方法也是不同的,真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39.html

在农村针灸更有用武之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对头痛、三叉神经痛选风池、合谷、太阳等穴位,做完手法,立刻见效;对面瘫和中风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利用针刺技术,短到一周,长至一个月时间,就能收到效果。 创新方法层出不穷 针灸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疗效。近年来,一些专家和基层针灸人员,在实践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1.html

电针加手法针刺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综合征中医临床辨证为“淋证”、“癃证”。其病机关键在肾与膀胱经气运行失常,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水液排泄障碍,表现为淋证、癃闭、遗尿及尿失禁等症状。因而,尿道综合征的辨证论治,最终要从肾与膀胱气化功能调理。自古就有针灸方法治疗排尿功能障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12.html

《内经》“多针刺”浅议_【中医宝典】

...关键词: 《内经》 多针刺 含义 作用 临床应用 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大类,针刺选穴一般是在辨证取穴的基础上组方,一穴一针。但是某些顽疾,一穴一针的治疗却难起沉疴,因而,多针刺的治疗方法旋而示。《内经》中载有多针刺的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15.html

黄帝内经·素问·腰痛译文

...治疗时应委阳大筋间上行数寸处的殷门穴,视其血络横居满者针刺二次,令其出血。 腰会阴脉发病使人腰痛,痛则汗出,汗止则欲饮水,并表现着行动不安的状态,治疗时应直阳之脉上三次,其部位在阳蹻申脉穴上,足太阳郄中穴下五寸的承筋穴处,视其左右有络脉...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23.html

黄帝内经·素问·腰痛译文

...治疗时应委阳大筋间上行数寸处的殷门穴,视其血络横居满者针刺二次,令其出血。 腰会阴脉发病使人腰痛,痛则汗出,汗止则欲饮水,并表现着行动不安的状态,治疗时应直阳之脉上三次,其部位在阳蹻申脉穴上,足太阳郄中穴下五寸的承筋穴处,视其左右有络脉...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23.html

针灸保健防病的悠久历史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载述了具体预防的方法,如救治五脏急性热病,该病在未发之时,往往于面部不同部位先显露赤色,故需“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名曰治未病。”(《素问•热篇》)。另如治疟疾,也指出应在未发之前针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内经》奠定了针灸防病保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64.html

针灸治疗_【中医宝典】

...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疾”和“如以手探汤”,是指治热病宜浅而疾出“留”和“如人不欲行”,是指治寒病宜深而留针。 凡热邪在表,或热闭清窍而臻神昏不省人事等,针刺应浅而疾出,如用难经》所说“阴病引阳,阳病引阴”的意义。 3、原络穴 原穴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50.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法名。五之一。《灵枢·官针》:“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应也。或曰渊,一曰岂。”指在患处两端关节的肌腱附着部直刺并避免出血的法。因肝主筋,故本法应肝而用于治疗与肝有关的筋痹等疾患。...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590.htm

共找到497,6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