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老中医带徒有四句话:“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这概括了一个有学养的中医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其中“一手好字”被列为第一条,这确实是中医的一个优良传统。大凡名医都很重视处方书写的工整,追求书法上的功夫。清代名医何鸿舫(...
...正确指导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 ●方证对应不是简单的方和证的“对号”,而是涵盖了方与证、药与病情的严格对应,即寒、热、虚、实、表、里等的对应。 ●中医所有的辨证方法和理论,最终都要落实到方证对应;方证对应是中医所有辨证方法的尖端。 近来对“...
...真要大论》,多以火立论,而不能参透经旨。如火之平气曰升明,火之太过曰赫曦,火之不及曰伏明,其虚实之辨,若冰炭之反也。一二方 奇而妥 如六一散、防风通圣散之类,皆奇而不离于正也。丹溪出 罕与俦 元·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金华人。其立方视诸家...
...入二陈煎服丸药,宜用樗根末、蛤粉、干姜、炒黄柏。专主胃中浊气,下流渗入膀胱,青黛、蛤粉。一方治赤白浊∶黄柏(炒黑一两) 生黄柏(二钱半) 海石(三两) 神曲(半两) 上末之,水丸。有热者,黄柏、滑石、青黛之类,上为末,水丸。燥湿痰方∶南星、...
...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其范围...
...夫阴阳之体,曰干与坤;阴阳之用,曰水与火;阴阳之化,曰形与气。以生杀言,则阳生阴杀;以寒热言,则阳热阴寒。若其生化之机,则阳先阴后,阳施阴受。先天因气以化形,阳生阴也;后天因形以化气,阴生阳也。形即精,精即水;神即气,气即火。阴阳二气,最...
...口吐涎痰,腹中泻即愈。吐泻后成慢惊,昏睡,手足搐搦,以金液丹五钱,青州白丸子三钱,同研为末,生姜米饮调下三分。惊风,子母俱可服四君合二陈加薄荷、天麻、细辛、全蝎。日月丹,治小儿急慢惊风∶朱砂(一两) 轻粉(一两) 蜈蚣(一条) 上为末,青蒿节...
...食入即出.是无水也.食久反出.是无火也.无水者.壮水之主.无火者.益火之源.褚侍中云.上病疗下.直须以六味地黄丸料大剂煎饮.久服可挽于十中之一二.又须绝嗜欲.远房帏.薄滋味.可也.若曰温胃.胃本不寒.若曰补胃.胃本不虚.若曰开郁.香燥之品....
...分别甚严,真善读仲景书者。后人误认《金匮》标目黄胆二字,即五疸中黄胆,因以篇中诸黄云云,皆认为五疸中黄胆,而黄与五疸之治法淆矣。不效,必曰古方难用也,故读书须取其至是者。...
...。永乐初,以年老乞归,奏章四上,方得准请,乙酉夏(公元1405年),复征入朝,“免其拜,特召乃进见”,“其年冬,复乞骸骨,遣官护送,赉金币,逾月而卒,年八十有二”,临终前犹不忘祭奠丹溪墓。《明史》有“戴思恭传”,朱国祯称其为“国朝之圣医”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