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性好医,少时诵读之暇,访求名医着述,见外证与小儿痘证两门,生死反掌,非比内证,尚可延迟待治。闻东台周舒轩先生精医术,昌往从学焉,十余年深究精思,稍知梗概。继得郑西宾《痘证必读》,虽集腋成裘,而分门析类,了如指掌。又得前明耿仁斋《麻科明镜...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伤寒论》第146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此方系小柴胡汤、桂枝汤各用半量合方而成。小柴胡汤证治甚多,能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
...,姜五片,枣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服。 目录 《妇人大全良方》柴胡半夏汤 《类证活人书》柴胡半夏汤 《医学入门》柴胡半夏汤 《活人书》柴胡半夏汤 《医学入门》柴胡半夏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妇人大全良方》柴胡半夏汤 治痰热头痛,利膈、...
...汤治三焦实热,目兑 急痛,腰胁热,脊背连膻中烦闷,饮食未定,头面汗出,关格不通,不吐不下;或气逆不续,走哺不禁,或泄泻,溺涩遗沥。地骨皮 半夏(汤洗,七次) 柴胡(去苗) 泽泻(各五两) 茯苓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人参(各一两)上锉散...
...人身生发之气,全赖少阳,少阳属春,其时草木句萌以至鬯茂,不少停驻。然当阴尽生阳之后,未离乎阴,易为寒气所郁,寒气郁,则阳不得伸而与阴争,寒热始作。柴胡乃从阴出阳之药,香气彻霄,轻清疏达,以治伤寒寒热往来,正为符合。邹氏所谓鬯郁阳以化滞阴也...
...头痛发生频率最大的证候6个:血瘀(占65%)、气阴两虚(占56%)、气血两虚(占48%)、肝郁气滞(占46%)、痰湿(占28%)、肝阳上亢(占15%)。通过对这6个证候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6个证候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
...辨证与论治是病案中体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两个重中之重,突显一个医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临证论治水平,直接影响治疗结果。 方解就是对处方的解释。首先按已明确的证型、治法,针对性选方、遣药,一一有序论证,阐明其合理性,使理法方药丝丝入扣。从已知...
...询知倦怠乏力,胸胁胀满,胃纳不馨,恶心欲吐,小便不利,大便二三日一行,口干。口苦,不欲饮。舌淡红,苔薄白,脉象沉弦。观其脉症,证属湿热蕴结,三焦决渎失职。而调三焦,司气化,莫过于小柴胡汤。拟:柴胡12g 黄芩10g 半夏15g 党参10g ...
...著名中医内科专家、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任继学,悬壶60年,熟谙中医经典,敢于探索创新,在中医急症研究上卓有建树。他学识渊博,善于思考,对中医理论颇有发挥。虚损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任继学教授重视辨治虚损病,并从理论溯源、临证体会等方面探索总结...
...一、早期肝硬化证治经验 刘氏根据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以邪正斗争为纲,拟分成两大类。一类以正虚为主,一类以邪实为主。其中正虚为主型,主要是阴虚或气阴两虚兼有湿热血瘀者,其临床表现为舌红少苔,脉弦细或弦劲,夜寐不佳,性情急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