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舌诊病_《百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舌变化迅速、明显,犹如内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等各种情况。在近代医学中舌诊已经形成一种独特诊断手段。观舌诊病有以下几种意义:①能判断人体功能状态。如舌淡红,柔软灵活,苔薄白而润,说明...

http://qihuangzhishu.com/114/11.htm

风义抓住了风实际就抓住了六气。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曰:“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在这里《素问》向我们提出一个很重要疾病观,不是伤风感冒或者某几个疾病风寒暑湿燥火相关,而是百病,所有病。外感它相关,内伤同样它相关。不内外伤它相不相关呢?还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43.htm

脾主肉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讲“肉”类,都是脾所主范围。按照这样一个划分,人体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哪一个没有肌肉?哪一个不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就连血管这样一个好像肌肉不搭界东西,也主要是由血管平滑肌组成。大家可以认真思考上述这个问题,看看有没有一个...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84.htm

脾约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难以信服。如果是这样一个便秘,古人完全可以叫一个其他名字,或者叫“津伤”,或者叫“燥肠”,或者叫“胃热”都行。干吗一定要叫这个不相干脾约呢?脾约太阳阳明有什么关联?如果这样来解释,至少在逻辑上我们看不出它太阳阳明关联。脾约表现...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30.htm

中医理论是否滞后于临床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思考,今天我们临床落后,我们治病水平上不去,是不是因为理论落后造成?我看法完全不是这样。恰恰相反,理论不但没有落后,在很多领域还大大地超前。这其他传统学问有类似地方。近代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

http://qihuangzhishu.com/145/7.htm

社会环境养生_环境养生_【中医宝典】

...者会以法论处。我国考古挖掘古城遗址遗物也证实,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地下已有用陶土管修建下水道,当时不仅考虑了饮水卫生,而且还注意保护环境卫生。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也写过《空气、水和土壤》等卫生论著,《黄帝内经》所观点颇有相似之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263.html

中药辨状质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探讨这些性状差异药材质量关系,为“辨状质”提供指导。 结语 谢宗万教授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先生积60年本草学药材鉴定宝贵经验,提出了中药品种传统经验鉴别精髓在于“辨状质”观点。翻开《中国药典》、《日本药局方》、《印度药典》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13.html

冷暖之间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从来不许借用他名义干自己事,以至于在家打电话,时间稍长都会被批评为“占公家便宜”。记得小时候,尽管工作单位就在马路对面,他却很少回家,偶而回家吃顿饭,往往被来电话搅断三、五次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85.html

中医诊疗信息化难点突破分析_【中医宝典】

...中医是我国一门国粹,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中医学及其理论和诊疗方法自上古绵延并流传至今,不仅造就了诸如扁鹊、华佗和张仲景等著名医学家,还造福于华夏儿女和中华子孙,甚而为世界各国人民送去诊病疗疾、养生延年福音。近年来,中医学不但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08.html

欲解时相要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长时间关在通明或者黑暗房间里,你也能准确地说出月圆和月晦时间。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月地关系周天是同步,在你身上有应证。功夫纯熟了,你就能感受出这个应证,你就能说出这个应证。这样功夫古有之,今亦有之。因此,我们说“天人合一”不仅仅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40.htm

共找到953,6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