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首 方六首 针灸法一首)论曰∶骨虚者,酸疼不安好倦。骨实者,苦烦热。凡骨虚实之应,主于肾膀胱。若其腑脏病,从骨生。热则应脏,寒则应腑。治骨实苦酸痛烦热方∶葛根汁 生地汁 赤蜜(各一升) 麦冬汁(五合)上四味和搅,微火煎三四沸,分三服...
...凡病,俱以虚、实、寒、热四字为大纲,温热症何独不然。但虚实寒热之真者易辨,似者难辨。后所列温热各论、表里诸症,皆实邪、热邪,而实热中亦有虚寒。前论遗症中,四损、四不足,皆虚邪寒邪,而虚寒中亦有实热。余于逐条下已细辨之矣。然有实症似虚,虚症...
...声音.则有以别其禀赋之强弱.询其向背.则有以识其性情之好恶.察其脉息.则有以明其表里之寒热.苟能细心求之.则表里寒热虚实.皆得其真.用药自无不当.奈何近日幼科.学术更浅.一遇小儿有病.不是从事于表.便是攻伐其里.迨至真阳外越.虚热日增.则清凉...
...出于六者,亦其足统表里阴阳、虚实冷热、风寒湿燥、脏腑血气之病也。浮为阳为表诊为风为虚。沉为阴为里,诊为湿为实。迟为在脏,为寒为冷。数为在腑,为热为燥。滑为血有余。涩为气独滞。”此诸说者,词虽稍异,义实相通。若以愚意论之,不出表里寒热虚实六者...
...华佗·东汉 简介 序 卷上 人法于天地论第一 阴阳大要调神论第二 生成论第三 阳厥论第四 阴厥论第五 阴阳否格论第六 寒热论第七 虚实大要论第八 上下不宁论第九 脉要论第十 五色[一作绝]脉论第十一 脉病外内证决论第十二 生死要论第十三 ...
...夫疮疽脓溃,肿毒浸展,证候危恶者,须辨虚实。况无虚者难补,实者易泻,补泻之法不可轻用,若或少差,利害甚大。然而虚实证多端,不可不辨。有疮之虚实,有脏腑气血、下真邪各有虚实,故不同也。分而言之,则肿起坚硬脓稠者,疮疽之实也;肿下软慢脓稀者,...
...用药之法,如执权衡,当察病势轻重,邪蓄表里,疮毒肿溃,元气虚实,若不详究其因,率尔投治,实实虚虚,七恶之祸,不能免矣,治者审之。...
...而自行,各守其乡矣。程曦曰∶尝见今之治痢,不分属热属寒,开口便言湿热,动手便用寒凉,盖因未究脉象,未审舌苔之故耳。凡辨病之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皆当于脉舌中细细求之,庶几无误。...
...□〔《素》〕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通评虚实论》。此二句乃虚实之要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评热论》《针经》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许学士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难》〕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有脉之...
...检验的唯一标准。”当然不错,但是中医的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等理论作为中医治病的根本大法,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检验,其疗效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 邪无虚实之分 张英栋认为,讨论邪正比虚实更直接,更有意义。其实,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