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轶事典故

...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整首词充满了伤感,甚至有点凄厉。据说苏东坡听到这首词之后,叹息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看到老师将自己作品写在扇子上随身携带,秦观有一种说不出感动。至于秦观给苏东坡看诗,有人说是他连夜写《自挽诗》,里面有...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135.html

林则徐轶事典故

...名字来由 则,学习、效法。 徐,指是福建巡抚徐嗣曾。 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意思。 字少穆,石麟。 一种说法: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136.html

庄周铁事典故

...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视权贵如腐鼠 《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相位。惠子很慌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庄子来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鶵(一种类似与凤凰鸟...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714.html

西施滩鉴赏_【古诗文大全】

...西施是春秋时代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苎罗山。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伤今登临之作,而是针对女人祸水这一传统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 这首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918.html

米芾轶事典故

...装癫索砚 米芾喜爱砚台至深,为了一台砚,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顾大雅。一次宋徽宗让米芾以两韵诗草书御屏,实际上也想见识一下米芾书法,因为宋徽宗也是一个大书法家,他创造瘦金体也是很有名气。米芾笔走龙蛇,从上而下其直如线,宋徽宗看后觉得...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739.html

诸葛亮轶事典故

...吃瓜留子 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好手艺。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进了西瓜园,瓜可吃饱,瓜子不能带走。传说这条规矩也是当年诸葛亮留下来。诸葛亮种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凡来隆中作客和路过人都要到瓜园饱饱...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234.html

江淹成语典故

...梦笔生花 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当县令时,相传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魁首,当时人称为梦笔生花。江郎才尽 中年以后,江淹官运亨通,官运高峰却造就了他创作...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245.html

曹雪芹铁事典故

...记载是乾隆二十三年春(即1758年),雪芹迁徙白家疃,有原注为证:春间芹圃(雪芹号)曾过舍以告,将迁徙白家疃。在该文后敦敏因请雪芹鉴定书画又先后两次去白家疃,不巧,雪芹都不在家。在后注中敦敏大致讲了雪芹在白家疃新居情况,为飨读者,引...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528.html

西施咏鉴赏_【古诗文大全】

...此诗通过借咏西施而抒发现世感愤不平讽刺诗,语意深微,很有普遍性。诗人通过西施故事来发表诗人对人生一点体会。即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现象。这一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一般人难于辨别好歹,一旦美好事物被发现后,大家才吃惊地感叹艳羡;二...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0337.html

西施咏鉴赏_【古诗文大全】

...此诗通过借咏西施而抒发现世感愤不平讽刺诗,语意深微,很有普遍性。诗人通过西施故事来发表诗人对人生一点体会。即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现象。这一现象有两种情况:一是一般人难于辨别好歹,一旦美好事物被发现后,大家才吃惊地感叹艳羡;二...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0339.html

共找到880,7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