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转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手法之一。原称子午补泻。指针刺中以向左捻转或向右捻转来区分补泻。《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今多以捻转的幅度、频率和次数来分别补泻。以捻转幅度较小(180°左右)、频率较慢、次数较少者为补;以捻转幅度较大(360°...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49.htm

捻转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手法之一。原称子午补泻。指针刺中以向左捻转或向右捻转来区分补泻。《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今多以捻转的幅度、频率和次数来分别补泻。以捻转幅度较小(180°左右)、频率较慢、次数较少者为补;以捻转幅度较大(360°...

http://qihuangzhishu.com/192/591.htm

迎随补泻(针头补泻、针芒补泻)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即手三阴经从胸部至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至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至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操作的叫做“随”,也就是补法;凡针刺时使针尖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的叫做“迎”,也就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808.htm

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半刺傍针刺报刺豹文刺鼻针疗法砭石补泻鑱针出针丛针焠刺搓针大泻大泻刺大针弹针导气捣针得气鍉针点刺电针电针麻醉短刺耳针耳针疗法分刺锋针浮刺关刺(渊刺、岂刺)毫针合谷刺候气呼吸补泻恢刺火针(燔针、焠针、烧针)疾徐补泻进针(内针)禁刺(刺禁)经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nfa-2722.html

本升降浮沉之理,不拘寒热补泻——普济消毒饮浅识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浮降沉,清热解毒仅为其次。这种治疗客观上起到了疏风散邪的作用,但立方者并没有这样考虑。套用清代医家尤在泾“一本升降浮沉之理,不拘寒热补泻”(《医学读书记》)之语来认识本方立方之旨,是再恰当不过了。 温病大家吴鞠通特别尊崇李东垣,在《温病条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654.html

提插补泻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提插补泻为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旧称“天、人、地三才补泻”,或“三才补泻”。 【提插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旧称“天、人、地三才补泻”,或“三才补泻”。本法一般是对任何一个穴位的预定刺入深度分为三等分。补法是分三次按照浅、中、深的顺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54.html

针灸疗法术语_中医术语_【中医宝典】

...半刺 傍针刺 报刺 豹文刺 鼻针疗法 砭石 补泻 出针 丛针 焠刺 搓针 大泻 大泻刺 大针 弹针 导气 捣针 得气 鍉针 点刺 电针 电针麻醉 短刺 耳针 耳针疗法 分刺 锋针 浮刺 关刺 毫针 合谷刺 候气 呼吸补泻 火针 疾徐补泻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jiuliaofashuyu-708-1.html

古代针灸用的是几针_【中医宝典】

...补泻。《灵枢·经脉》篇:“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补泻是针灸治病的治则,而手法则是补泻的具体操作。所谓“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用与不用,运用如何,都直接影响到疗效、刺穴的多少。同一患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40.html

王国瑞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而创制出来的。 王氏对于针法方面的研究也很有特色,在施行补泻时,可分异穴补泻和同穴补泻两种方法,如“妇人血气痛:合谷补,三阴交泻”则属异穴补泻;“治头风刺风池,先补后泻”;“治鼻渊刺上星先泻后补等”则属同穴补泻。在同穴补泻中又有泻多补少和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5.html

论述迎随与调气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七十二难》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迎,指泻法;随,指补法。运用补泻针法必须知晓营卫气血的传注分布和盛衰,根据它的顺逆以行补泻。顺着经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5.htm

共找到3,1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