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医者,所用之药皆自备之。《内经》云:司气备物,则无遗主矣。当时韩康卖药,非卖药也,即治病也。韩文公进学解云:牛溲马渤,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巾无遗,医师之良也。今北方人称医者为卖药先生,则医者之自备药可知,自宋以后。渐有写方不备药之医...
...。这可能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设置之翰林医宫。2、药藏局和掌医药藏局是东宫官属下的机构,属门下坊管理,专为太子服务的医疗机构。药藏郎掌和医药,丞为之助理。皇太子有疾,由侍医诊侯议方,典药、药童为之修合医药。药进呈,由宫臣莅尝,如同尚药局之职。...
...医学家要予以历史评价,有褒有贬,一分为二,防止绝对肯定或全盘否定的结论,对医学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就褒,有阻碍作用的就贬。只有做到这一点,既知其进步性之所在,又注意到消极性之可能危害,才会对现代有更多借鉴; ⑥研究医学家学说和学术思想要抓注主流。...
...等人文现象和天地间各种自然环境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多种联系,所以医史研究中不仅仅局限于医、药、卫生,保健学术本身,还广泛深入地涉及到医药文化的各个方位与层面,医史史料的来源是多途径的。古代医学史料以文献和文物史料为主,同时还包括一些医药卫生...
...福建省漳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的游峰医师采用药对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江苏中医药》2005年第26卷第1期中对此作了报道。 将该病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内服药对胃疡散进行治疗。药对组合为:...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而外治之中,尤重围药。凡毒之所最忌者,散大而顶不高。盖人之一身,岂能无七情六欲之伏火,风寒暑湿之留邪,食饮痰涎之积毒?身无所病,皆散处退藏,气血一聚,而成痈肿。诸邪四面皆会,惟围药能截之,使不并合,则周身之火毒不至矣。...
...练成五言绝句,亦甚便易;如能熟知更妙,或不能熟,常常读之,自能入腹。药有三百余味,此本分寒热温平四种,共计一百四十六味,虽缺半未全,而首面上之药亦可足用,间有药性不能尽列,而药性之大概已具。古人精义,为医学大纲,系属秘本,并无坊刻,熟此一本...
...医学之通俗化,着有《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等,为初学门径书,流传极广。其他著作尚有《灵素节要浅注》、《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时方歌括》、《十药神书注解》。后世将其医书合刊为《南雅堂医书全集》或称《陈修园医书十六种》;尚有《...
...学术团体的建立 中医药书籍的出版 中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 中国医学通史现代卷 现代卫生工作方针与事业管理 卫生工作方针与组织建设 卫生组织建设 中医政策和中医工作 药政管理工作 卫生事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现代公共卫生 现代疾病防治 现代生物制品 ...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西两种医学体系自古都曾运用复方,又对复方各有不同的理解。 1937年6月19日,一位叫做琼娜·斯提文斯夫人的英国“化学家”,从《伦敦杂志》得到一笔五千金镑的奖金,这是由于她公开了一张“治好首相渥尔波的胆石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