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蓬陈 湿着经络,寒热交作,脉弦濡,舌黄滑,口渴,足跗冷彻骨中。宜宣明桂苓甘露饮加减。(三月二十九日)白茯苓(四钱) 绵茵陈(二钱) 滑石(四钱) 晚蚕砂(二钱,包) 桂枝(七分) 石膏(三钱) 光杏仁(三钱) 秦艽(钱半) 江西术(一钱...
...结子如艾子。昔人多莳为蔬,故入药用山茵陈,所以别家茵陈也。经冬不死,立春又生。一身风痒疮疥,水煎洗之。(验方第一。)痫黄好眠吐涎,同白鲜皮煎服。(第二。)一身悉黄,同生姜捣烂,遍身日搽之。(第三。)眼热赤肿,同车前子末,茶下。(第四。)茵陈蒿...
...目录 《粥谱》茵陈粥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粥谱》:茵陈粥【处方】茵陈30~60克 粳米50~100克 白糖适量【制法】先将蔑陈洗净,煎汁,去渣,入粳米后加水适量,待粥欲熟时,加入白糖适量,稍煮一二沸即可。【功能主治】清利湿热,退...
...之大黄相伍,其效更卓。常用于眼外伤血瘀肿胀疼痛及内、外眼出血。(5)大黄、茵陈为茵陈蒿汤(茵陈、大黄、栀子)中的二味药物。二者皆苦寒,大黄泻热化瘀,茵陈清热利湿,相伍善治湿热瘀结目病。常用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睑结膜乳头累累,球结膜充血显著,...
...凡温病脉,不浮不沉,中按洪长滑数,右手反盛于左手,总由怫热郁滞,脉结于中故也。若左手脉盛,或浮而紧,自是感冒风寒之病,非温病也。凡温病脉,怫热在中,多见于肌肉之分,而不甚浮。若热郁少阴,则脉沉伏欲绝,非阴脉也,阳邪闭脉也。凡伤寒自外之内,...
...通下等法。温热病大致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温、冬温、秋燥、温毒、伏气温病、温疟、晚发。详见有关各条。②指广义伤寒中的一种。《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参见有关条目。③指夏至以前发病之温热病。《...
...目录 《医学心悟》茵陈术附汤 《医学心悟》茵陈术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心悟》:茵陈术附汤【别名】茵陈姜附汤(《笔花医镜》卷一)。【处方】茵陈3克 白术6克 附子1.5克 干姜1.5克 甘草(炙)3克 肉桂(去皮)1克【...
...温病数日,午后增热,头痛胸闷,舌苔润腻而不加渴,此为湿温。病难速已。方用三仁汤薏苡仁 三钱 苦杏仁泥 三钱 蒄仁 一枚 半夏二钱 生甘草 一钱 白糖 五钱 乌梅二枚温病乃相火浮散,木败金伤,中下大虚之病。数日之后而成湿温者,火在土下则生气...
...目录 《太平圣惠方》茵陈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太平圣惠方》:茵陈散【处方】栀子仁30克 石膏90克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栝楼1枚(干者)甘草30克(炙微赤,锉)木通30克(锉)茵陈30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
...目录 《医学摘粹》甘草茵陈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摘粹》:甘草茵陈汤【处方】茵陈3钱,栀子3钱,大黄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阳黄属谷疸,腹满尿涩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医学摘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